因为西平侯沐英嫌弃嫡长子第一次出征只是山寨剿匪,觉得丢人,不配用“沐”家的名头。
然而怪石岭一战,以一对十,沐春却出乎意外的打出了以少胜多的战役。
是的,这是正儿八经的一场平叛乱的战役,不是普通山寨剿匪。
冯家军顿时觉得脸上有光,觉得冯家后继有人,不愧为是主人的亲外孙,顿时欢呼起来,大叫:“自古英雄出少年!”
其余杂牌军也跟着一起大呼,“少年英雄!少年英雄!”
瞭望塔上的沐春彻夜未睡,混世魔王平生第一次被人夸赞,他表面镇定,内心不好意思,有些紧张。
偏偏纪纲在下面起哄,“将军讲两句吧!”
沐春飞了一眼刀,佯装成熟冷静,“讲个屁!赶紧埋锅造饭,吃饱了好回京城论功请赏!”
纪纲继续卖力的拍马屁,“将军你看,你的胡子长出来了,从今天起,你就是男人了。”
沐春拔刀,以刀背为镜,看见下巴黑乎乎一片,又摸了摸,像砂纸似的硌手,纪纲没骗他,别人都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他决定把胡子留着,看起来成熟一点,能弹压住这群杂牌军。
回京之前,杂牌军在南昌待了一段时间,他们要清理战场(火场),掩埋一具具焦尸,驻扎南昌的卫所五千官兵看到看到漫天火光,闻讯赶来时,战争已经结束了,漫山遍野的焦尸,像十八层地狱的火狱场景,甚是可怖。
游击将军沐春以一对十,一战成名。军界感叹,果然虎父无犬子。
处理完后事,杂牌军班师回朝,从江西到南京,沐春一路都不刮胡子,而且手不离弓——这是临行前舅舅冯诚命人送给他的,外公郢国公冯国用的旧物。
沐春觉得这个弓有灵性,给了他运气,他大骂老天,朝天射箭,顷刻间大雨倾盆,比拜菩萨灵验多了。
可见能够用武力解决,就不要跪下求饶,哪怕老天爷和所谓的天意,也并非不可战胜。
杂牌军回京那天,正好是小公主满月,宫廷举行了剪发命名礼。
尚宫局崔尚宫受李贤妃的邀请,穿着吉服,为小公主剪发,按照品妆打扮的李贤妃将胎发藏好,然后摆出贤妃的仪仗,去了乾清宫。
洪武帝和马皇后已经穿着吉服,在大殿等候。李贤妃将襁褓中的皇女递给保姆,保姆小心翼翼的抱给马皇后,马皇后又笑盈盈的将小公主抱到洪武帝跟前。
洪武帝笑呵呵的牵着小公主白胖的右手,说道:“玉华,就叫朱玉华。”
“是,真是好名字。”马皇后承旨,将小公主给了保姆,命名礼方成。
礼部将洪武帝命名的内容写成圣旨,太监拿着圣旨去后宫找尚服局的司宝——帝后印玺皆由后宫司宝管理。
女史江全早早就等候在这里了,经过胡善围的鼓励和送补品等精心调理,江全伤痛愈合,已经恢复司宝女史的差事了。
江全打开圣旨,读着上面的内容,女儿啊女儿,你的宝贝女儿叫朱玉华呢,多美的名字。
江全强忍住喷薄而出的眼泪,在圣旨上盖上了洪武帝的印章。
如此,圣旨才能生效。太监拿着圣旨去了礼部,礼部将圣旨送到专门处理皇族事宜的宗人府。
此时宗人府的宗令是太子朱标,朱标将小公主的名字登记在玉牒之上,写在李贤妃名下,表示小公主正式成为皇族的一员。
当日,宫中又是大开宴席,庆祝小公主满月剪发命名礼。
就在当日,范宫正将编写好的《赵宋贤妃训诫录》献给马皇后。
马皇后御览,很是满意,说道:“将此书送去雕版刊印出来,先印五百本。所有宫妃,无论品阶高低,都赐一本。此外,所有的皇室内命妇,亲王妃,郡王妃,亦或是驸马家的命妇,都要各赐一本。嫔妃们的娘家,还有亲王妃,郡王妃的娘家,均赐书,以教导这些皇亲国戚,始终要保持谦虚自省,重视家风家法,莫要再有类似胡美乱宫之乱象。”
“微臣遵命。”范宫正领了马皇后懿旨。
一旁曹尚宫心想:这下范宫正又有机会摆威风了。
小公主满月,身体健康,雨雪可爱,马皇后很是高兴,说道:“这次修书,你们都辛苦了,所有参与修书的女官,每人皆有赏赐——曹尚宫。”
曹尚宫忙道:“微臣在。”
马皇后说道:“具体赏赐什么,你和范宫正一起安排,修书之事,关系重大,赏赐断然不能简薄了。”
范宫正见马皇后心情好,乘机进言,“皇后娘娘,藏是新建的,不属于六局一司任何一个部门。既然藏在修理典制时至关重要,微臣建议将藏交由宫正司管理,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马皇后觉得并无不妥,说道:“六局一司各司其职,藏总要找个归属,那就划入宫正司吧。”
范宫正大喜,藏和胡善围从此都是宫正司的了,胡善围能干,性格坚定从容,能镇得住别人,给外戚赐书,教导外戚内外命妇们整顿家风家法这种容易得罪人的事,就交给她做好啦!
第31章 升官了
曹尚宫和范宫正商议如何赏赐协助修书的女官。
曹尚宫半含酸的说道:“你是《赵宋贤妃训诫录》一书的总裁,居首功,怎么什么赏赐都不为过,说吧,你想要什么?”
书修完了,皇后也认可了,这个夏天最艰巨的任务完成,又将胡善围这种人才收入囊中,替她办事,总算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
范宫正无事一身轻,懒得理会曹尚宫的醋意,轻摇着团扇,“我以前最喜欢升官。可如今,我的官职已经到顶,倘若再进一步……”
范宫正手中团扇指着曹尚宫的座位,“你可愿意挪一挪位置?”
后宫女官,尚宫权力最大。
曹尚宫柳眉倒竖,“你放肆!”
“啧啧。”范宫正继续摇着团扇,“你呀,还是那么大的火气。尚宫局一年到头的忙,你这个尚宫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你愿意挪位置,我还不愿意坐呢。”
曹尚宫暗中松了一口气,嘴上却说道:“我这个人天生忙碌命,我就愿意忙。咱们赶紧把赏赐的事情定下来,我还有一堆事呢,没时间和你玩笑。”
范宫正说道:“我倒无所谓,什么都有了,也看淡了。帮我修书的二十个女官要好好赏一赏。赏的越重,就表示皇后娘娘对修书的看重,这本书刊印出去,赏赐给后宫嫔妃,皇室宗亲,还有外戚,他们才能重视,把这本书当回事。”
曹尚宫压低了语调,“咱们多年同事,知根知底,你别在我面前糊涂。皇后娘娘当初为何要修《赵宋贤妃训诫录》这本书,咱们都心知肚明,不就是为了那位——”
曹尚宫遥指东六宫的延禧宫方向,“可如今胡庶人已死,胡氏灭了三族,死绝了。为何皇后娘娘还要大张旗鼓的推行这本书?”
曹尚宫不愧为是马皇后的心腹,刊印五百本,并赏赐修书女官的懿旨一出,曹尚宫就琢磨出了不对劲,“贵妃一夕之间倒台,最近东西六宫太平的很,个个老老实实的,谁敢再翘尾巴?”
范宫正也面露疑惑之色,“我也觉得不对劲,我还想问你呢。你整天伴随皇后娘娘左右,你都不知道的事,我怎么知道。这本书最先只是针对后宫嫔妃,如今扩大到了整个宗室,连亲王妃也赐了书,皇后娘娘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其中必有深意。”
在后宫做事,走一步,要想三步,混到这个位置,两个五品女官已嗅到了风向有变。
既然把话说开了,不用打哑谜,曹尚宫直言道:“皇后娘娘的风格,向来是举重若轻,喜怒不动于色,猜不透啊。如今,只能皇后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没有大功,也不至于出错。”
少问,多做。是曹尚宫的后宫生存心得。
范宫正点头,说道:“你要是猜到什么,记得告诉我。我听到什么风声,也会告诉你,免得无知无觉,触了霉头,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两人一言为定,话题又回到赏赐修书女官这事,范宫正建议:“对于女官而言,还有什么比升职更好的赏赐?每人官升一级得了。”
既然马皇后嘱咐过要重赏,不能简薄,曹尚宫不会替皇后小气,“官升一级没有问题,但是……”
曹尚宫指着二十个协助修书女官名单,“江全,陈二妹,沈琼莲,李玉珍,胡善围这五个人进宫才五个月就升官,从从八品女史变成了正八品的掌字辈女官,恐怕难以服众吧,宫中从未有女官升这么快,就像范宫正你这样出身名门,又踏实能干的女官,从从八品女史升到正八品的掌字辈,也用了一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