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兰]知否同人之盛世八紘(10)

这个小插曲就如此结束了,没有人来过问盛紘难以言喻的难堪,更没有人能体会盛紘那种一听到同僚的揶揄和恭贺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心情。盛家上上下下,全都围着有喜的王氏和即将科考的长柏有条不紊地转动。

春闱一般在二月中旬,今年因皇帝老爷龙体欠佳便拖到了三月初,长柏二月半便出发了,齐衡则是早早地感染“风寒”,不得不旷考养病,令人直呼可惜。长柏的运气和实力都是好的,结果也是可圈可点:二甲第五名,赐进士出身。又过了几天翰林院再考,长柏被选为庶吉士,留馆授了正七品编修,年后上任。

与此同时,长柏的婚事也说定了,江宁海家家主的嫡出二小姐,书香世家,满门清贵,父兄皆在朝为官。这也是盛紘先前考评升了正五品,今年又因为盐政功绩,在齐大人的“美言”之下,借着春闱之年皇帝高兴的顺风,破例升了从四品,这亲事才飞快地定下来。

长柏的官品和亲事这两项上,王氏的脑袋是想不通的,好在盛紘都提前讲清楚了,顺带就着康家大娘子的事给她洗洗脑。另一头儿则请老太太出面,给那允儿姑娘说了个寒门出身的新科进士,直言要嫁就嫁不嫁拉倒,态度十分强硬,同时截下了康家给王氏的所有信件。

康家大娘子迟迟等不到王氏的回应,看这情形,好在那进士还算清贵,也外放了实官,只得乖乖嫁女儿过去——毕竟康允儿已经十七岁了,再不嫁就嫁不出去了。

万事俱备,又过半个月长柏衣锦还乡,只管准备好做新郎官儿。而盛紘任期将满,按理说是要进京了。可他还惦记着禹州那块大肥肉八王爷,虽说梧哥儿此时已经与八王爷成了莫逆之交,可这些都是有限的,全不得什么功劳,来日就算论功行赏也算不到盛紘头上。

任期将满的盛紘看着全国地图,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棋落蜀边

春末夏初,长柏与海家姑娘过了文定,婚事定在明年春暖花开的三月,一切都算有了定论。盛紘着人在京城置办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宅院,预备给长柏夫妇居住,并田庄店铺若干。年底他的任期就要到了,盛紘早早给京中的世叔们送去了书信,其意按下不表。

无论接下来的官职是什么,盛府上下都是要搬家了,故而自夏末起,在盛老太太的主持下,全家再次开始清点家产仆众,有些置办的田产庄子当脱手则脱手,有些当地买来的仆妇杂役当遣散就遣散。另一面,盛紘打点起两伙儿管事,一行人去往京城,一行人赶赴蜀边。

待家产清点得差不多了,宁远侯顾家的二公子顾廷烨,原著前期一言难尽的男主角,也作为余家大姑娘的议亲对象第一次出现在明兰的世界中。当然,很不幸,他给明兰的第一印象的确不算好,尤其是在身为公府嫡孙却洁身自好的齐衡少年的对比之下。

并不能说顾廷烨不好,但是明明可以选择,盛紘何必让自己的女儿去做填房而不是正头娘子呢?说出去未必好听,尤其是在明兰好巧不巧地解决了顾廷烨外室曼娘的事后,盛紘越发坚定了这种想法。明兰是女主角不假,但她完全可以把解决麻烦的聪明才智与外挂金手指用在其他地方。

于是,在盛紘的“帮助”下,余阁老顺利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自家大孙女订了云南大理段氏的嫡孙,转头许了余侍郎继室所出的三姑娘给顾家,生生恶心了余太太一把。

本来盛紘想着,明兰记名给王氏的事儿一早办好了,梧哥儿也没娶了康允儿,老太太和明兰也不必走这一趟宥阳。谁知这头儿余大姑娘下了定礼,那头儿宥阳老家便来了消息,说是松哥儿媳妇文氏刚生了一对儿龙凤,请盛老太太过去吃酒。

该来的总是要来,盛紘左思右想,也罢,路上明兰虽会遇上贺弘文,于盛家也并无坏处,来日华兰的事还要借重人家贺老太太,至于议亲,左右明兰还小,也不必太担心。因此,这日下午盛紘早早下衙,与儿女齐聚寿安堂说话。

都是家里人,王氏又是身子正重的时候,盛老太太便示意大家都坐下,盛紘陪着她老人家坐在堂上,下首两排桐木高脚椅上各按齿序坐了长柏等人,哥儿一起姐儿一起,倒还算其乐融融。

盛紘呷了口热茶,抬眼扫了扫几个儿女,神色愉悦道:“你们也听说了,你们大伯父家的大堂嫂生了对龙凤胎,说起来咱们家还没出过这样的喜事,合该好好儿去赶这热闹,也添些喜气。”

盛老太太缓缓转动着手中的佛珠,“热闹便罢了,人定是要去的。这是大老太太的重长孙,就是不来信,我也要去走一趟。我已着人打点起给松哥儿媳妇的贺礼,万事俱备,只一对长命锁还在万安寺里给老方丈念诵着,需再等几日才功德圆满。”

王氏因肚子里还有一个,近日来越发慈善悲悯,抚摸着浑圆的腹部笑着说:“难怪老太太这样费心。这也是松哥儿媳妇争气,吃着双份儿的辛苦,才享得这双份儿的福分。”

盛紘看一眼王氏,捋着胡子笑道:“大娘子说的不错。我昨儿也跟老太太商议了,月底便启程去宥阳。再等两个月,我这知州任期即满,大娘子也要生产,都去不得了。长柏近日便要去京城整理新置办的宅邸,长枫要备考秋闱,长栋还太小。我的意思是,让几个丫头陪着老太太过去,正好也见一见老家的姊妹兄弟,你们可愿意?”

墨兰是几个姑娘里最年长的,不免要先开口笑道:“这样的喜事,原本我是极愿意去的。只是咱们就要搬家,母亲即将临盆,家事繁杂,忙都忙不过来,若是我们都去了,怕到时母亲支应不过来……”

若说墨兰没有私心,那是不可能的。宥阳一行舟车劳顿不说,那边儿的人也未必待见她。倒不如留在登州,没有嫡女的妨碍,她就是盛家唯一的女儿,所能得到的目光也远甚于往日……尤其是齐衡。

如兰转头也猜出了她的心思,小嘴儿一扁就要发作,却听盛老太太在上头呵呵一笑道:“墨丫头大了,有姐姐的风范了,也知道体恤嫡母。只是你一个姑娘家,太太生产的事你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要累她来照顾你,得不偿失。”

王氏端着慈母的微笑,一遍遍在心底告诫自己不要介意,道:“我这院子里多少人伺候着,原也不用墨丫头费心。你还是跟着老太太去吧,有老太太照顾你们,我也放心些。”

说完,她还警示地看了一眼如兰,后者明白她的深意,缩了缩脖子,脆生生笑道:“母亲说得是。不过女儿已经大了,会好好照顾祖母和六妹妹的。”

猝不及防被点了名的明兰看了看如兰,又看了看众人,明白是到了自己表态的时候,乖乖地躬了躬身道:“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也会好好帮着姐姐们照顾祖母的。”

她说得好笑,屋内气氛顿时一松,众人一起说笑了几句,便传了晚饭进来,吃了顿小小的家宴。

饭毕,盛紘叫上了长柏,沿着花园缓缓踱步消食,闲言絮语:“你祖母方才说的长命锁,过几日你记着亲自跑一趟取回来,也算诚意诚心了……你此去京中,记得去拜会几位学士,尤其周学士,周家与咱们家老一辈子就有来往了,不可轻慢。你岳丈和舅兄那里自不必说,勤着些走动,置办田产店铺时多去请教请教,往后我不在你们身边,世交来往,都要仰仗着你岳丈家。”

长柏点头,过了会儿,忽问:“父亲此次任期满,还不能进京么?”

盛紘轻飘飘一笑,道:“柏儿,我与你走的不是同一条路途,此刻你不必细问,等旨意下来便都知晓。咱们家三个男孩儿,你是科举翰林,清贵无比。枫哥儿学问不如你扎实,却有些聪明伶俐,考个举人也能成,我只求他能外放个实任即可。栋哥儿瞧着没有书性,倒还算机灵周全,等大些了便让他经商置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柏儿……咱们盛家总有一日,是要交在你手里的。”

长柏看着父亲语重心长的模样,轻轻咳了咳:“老太太这次去宥阳,怕是又要遇上三老太爷了,大老太太……很了得。”

盛紘喟然道:“三老太爷家里不说也罢。我会让你母亲提点几个丫头,对他们敬而远之,尤其是你四妹妹。你大伯父家里这几年才顺心了,淑姐儿和离又出嫁,松哥儿夫妇好容易有了孩子,劳动老太太过去一趟也好,不为别的,只看在两个孩子面上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