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将军锦绣妻(361)

徐策看着她,点了一下头。

傅锦仪瞪圆了眼睛。

“真的是徐玥一个人?不是李氏她们?”

傅锦仪是今日早上刚得了消息,那个被关进柴房里的小丫鬟和她老子娘都查清楚了。

小丫鬟一开始四处攀咬,一会儿说是哪个姨娘指使的,一会儿又说没有人指使,是从前的少奶奶苛待了她,她怀恨在心。审了好几天终于说出来,原来她的两个兄弟都在金陵讨生活,是薛大人手底下当差的。

一旦她胆敢生出什么二心,她两个哥哥的命都别想要了,故而她也是被逼无奈。

小丫鬟指天发誓,说是自己没有谋害大少奶奶,徐玥收买她也不是让她来杀人的,她不敢杀人!徐玥只是吩咐她,说大少奶奶在外头吃了苦回府里,很多事情不记得了,让她趁机挑唆着大少奶奶和花姨娘妻妾相争。恰逢那天夜里徐策不在府中,徐玥就传了信给她,让她如何如何骗大少奶奶出来……

“我要是知道那天会打雷下雨,我是断断不敢叫少奶奶出来的!”小丫鬟浑身是血地嚎哭道:“我是该死,可我只是想着让大房里闹一场,没有谋害少奶奶的心呀!求少奶奶打死我一个,饶了我的老子娘吧!”

这话回给了徐策和傅锦仪,两人听着,一个嗤笑一声,一个叹息一声。

柴房里的小丫鬟这边进展顺利,可惜刑部那边在得了几条线索之后,顺着查下去却没个结果。那个小宫女已经审得奄奄一息,什么都吐出来了,问题是指使她的人也只是个传话的。

直到审小丫鬟的时候,也算是歪打正着,查出了这个小丫鬟私底下来往的人,正是曾进宫去给那宫女传话的。

既然都是一条绳了,指使那个小宫女的人,也是徐玥。

只是想寻那个传话人是不成了的。此人是徐家外院的四等管事,专负责给上头主子安排跑腿的,自己也经常去宫里头送信、送东西。这个管事前头做的好好地,偏就这两日,不知何故染了麻风病,一夜就病死了。

但不管有没有证据,徐策能把徐玥揪出来就很不容易了。

“真的是徐玥一个人。”徐策回答她道。

傅锦仪皱着眉头,似乎思索了一阵子,道:“那会不会是李氏……当初徐玥中了傅妙仪的圈套,李氏和几个奶奶们知道后大发雷霆,还把她关进了祠堂里受罚!圣上登基后,虽不至于怀疑她通敌,太后娘娘却难免会认为她无能无用只会干蠢事,定不会如从前一般喜欢她了。徐玥的处境怕是不太好,故而李氏那边一撺掇,她就……”

傅锦仪的意思很明显,徐玥身后站着的是太夫人李氏。

徐玥犯了错想重新得到长辈和徐太后的宠爱,就不得不为李氏做事。李氏不愿意脏了自己的手,随意吩咐两句,徐玥就要冒这个险。

因为傅锦仪一直觉着,比起徐玥这个还没长大的小丫头,李氏才是真正想要自己命的人。

“徐玥从前又不是没做过!”徐策看她一眼:“不过她这一回对你动手……一是她好不容易抓住了机会,二则是……她的生母和两个胞兄们,怕是有打算了。”

“什么打算?”

傅锦仪满面呆滞,她这几日发觉一个问题——记忆是找回来了,但脑子似乎和从前不大一样了。

是流落民间的日子过久了?导致她很难适应从前的血腥厮杀。

徐策没说话。

傅锦仪本能地挽住对方的手,摇晃了两下子道:“徐大叔……啊不,夫君!你要怎么处置这件事?你进宫是要做什么?”

徐策淡淡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二十六章 世子之争

徐策的打算,她真的很快就知道了。

她有惊无险地病了一场后,记忆还找了回来,林氏觉得是一件大喜事。遂在她能出门见客的那天,林氏再次请了相熟的太太、夫人们来家中小聚。

傅锦仪笑吟吟地和每一个人敬酒,很多人真心地恭喜她。

自然,更多的人是为利所驱。徐策这个大司马在京城里水涨船高,身为他的正室,多少府邸都指望着能和傅锦仪搭上交情。

席间几个夫人热情地拉着她谈天说地。

“您真是有福气的人,先前还在想着去哪里求医问药,您这脑伤就痊愈了。”礼部尚书的夫人笑着道:“您之前去寺庙里求过吗?”

傅锦仪微笑道:“也是求了几家寺庙的!前头有病乱投医,又没有法子,大司马大人就让人去了明觉寺、普济寺、万寿庵几个地方,添了不少香油钱。”

但凡遇上疑难杂症,名门望族们去庙里拜佛几乎是个俗成的规矩了。

也因此,若是谁的病看好了,大家难免会去向她请教。

周遭的奶奶们都连忙记下了,倒是醇亲王家里的少奶奶乔氏,趁机插言道:“我瞧着,求那些咱们从没见过的佛,不如求见过的。我听说当初是圣上金口玉言,赐下一句话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如今才应验了。”

傅锦仪颇有些无奈地看着她。

这人见缝插针拍马屁的功夫还真是不俗啊……

只是这个头儿一开,多少人都跟着附和起来,最后就连傅锦仪自个儿都不得不感慨道“是托了圣上的福分呢!”这种场合不附和一两句,回头传进了宫里,命还想不想要了!

大家笑谈半晌,宴席散去的时候,乔少奶奶特意拉着傅锦仪去了西侧间说话。

“圣上对大司马的看重,太后娘娘对您的看重,外人只是瞧热闹的,我却要和少奶奶说一句交心的话。”乔氏轻笑着道。

傅锦仪浑身一凛。

这个乔少奶奶是真有话要说!

傅锦仪笑着客套了两句。

乔少奶奶神神秘秘道:“圣上是真心偏着大司马的。内务府已经在开始筹备晋国公府上册立世子的典仪了,圣上的意思是,大司马是嫡长子!”

傅锦仪只觉得浑身的血都涌起来了。

“您是从哪里听说的?”她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惊愕。

“外头的臣子们的确不知道,我们是皇室的宗亲,我家公婆又和太后娘娘走得近,打听出来了一两句!”乔少奶奶笑嘻嘻道:“也就是我与您相熟,私底下和您透个底!”

这是很直接的示好了。

傅锦仪不得不做出感激的样子:“真是多谢您了!只是这各家府邸奏请立世子,都是由府里爷们做主的,圣上只是颁旨而已!”

说白了,立谁为世子,都是臣子们的家务事!

公侯伯爵,立世子虽然有典礼,但那只不过是皇室给你的体面。世子的人选,完全由家族决定,皇帝不应该、也不会插手你家的家务事!

“说是这样说!但圣上的意思谁又敢违抗呢!圣上属意的自然是大司马!”乔氏说着面露鄙夷:“至于您家里那几个庶出的兄弟,说个不中听的,这些年在京城里耀武扬威,实在是逾越了本分!既不是嫡出也不是长子,立了他们,就是枉顾礼法!”

这位乔少奶奶还是个直爽人!

“这……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日里大将军也没提起这事来!”傅锦仪笑一笑道:“那就看圣上下旨吧!”

乔氏微笑着客套两句,字里行间透着恭喜的意思。

送走了乔氏后,傅锦仪心里七上八下地,等到傍晚徐策回来了,连忙将事情告诉了他。

“……我看着,乔氏今日说话半点不遮掩,就是想要和我们示好!再想到醇亲王府的态度,不过是奉承你罢了。只是这事情本身不简单,新皇登基才几个月,怎么就专程管起我们家来了!”

傅锦仪这几句话语重心长。

新皇李治会主张立徐策为世子,这不奇怪。无论徐家怎样虐待他们母子,李治对待徐策那是真心的看重。但李治突然要插手徐家的家务事,这倒是……

拨乱反正,清剿乱党,他要忙的事情很多吧!徐家作为太后的母族,这一滩乌烟瘴气的确该管管,但也不是现在吧。

傅锦仪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望着徐策。

徐策:“……你猜到了?”

“您这也……太莽撞了!”傅锦仪皱起眉头道:“您怎么能直接向圣上求恩典!”

此前发生的那么些乌七八糟的事情,此时也有了解释。

徐玥一而再地要杀她,虽然不是第一次了,但这回也太急躁了些。再则联想到新皇登基后,李氏和国公爷几次进宫拜见徐太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