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念一句,林氏抄一句。不过念了片刻,林氏吩咐道:“坐下吧,不要累着了你的腿。”
“哪里有坐着服侍公婆的媳妇……”傅锦仪赔笑道。
结果林氏又生气了,盯着她道:“坐下!”
傅锦仪浑身一抖,老老实实地坐了下来。她的眼角都开始抽搐了——这林氏看着宽厚,怎地动不动就爱生气?
早上敬茶的时候,林氏对自己那种发自内心的诚恳的慈爱,几乎让她感激涕零。而让她想不到的是,这种慈爱背后还充斥着莫名其妙的刁钻!
林氏的态度简直让她难以捉摸。
傅锦仪心里越发惊讶,同时打定了主意日后不能违背林氏的意思。
如此抄了差不多一页,外头丫鬟们终于传膳进来了。
林氏率先站起来,傅锦仪这才上去搀扶。婆媳两人进了前厅,林氏先坐下,又命令傅锦仪一同用膳。
是一同用……不是立规矩服侍她。
震惊中的傅锦仪,颤颤地坐下来端起自己的碗。
桌上摆着六菜一汤,和傅家的日常很相似,只是菜式更精细些。这样的膳食既简单,又不会怠慢。在京城的许多勋贵家里,爷们不上进、后宅穷奢侈,时常一顿饭上满桌子的菜,比着宫里娘娘的规矩来,这样的人家多半不能长久。
而林氏又是吃斋饭的,这六菜一汤里全是素的。傅锦仪其实不习惯吃素,但此时在林氏跟前的拘谨让她无暇考虑更多。
她一口一口地咬着碗里的鸡蛋煎饼,间或给林氏夹菜。林氏却不大需要她服侍,自个儿盛汤,自个儿添菜。看傅锦仪忙碌的模样,还劝阻道:“别饿了你自己。”
傅锦仪:……
天底下没有婆婆不喜欢儿媳妇的服侍,这是一种福气,一种享受,一种身份的象征。可是林氏这模样绝不是装出来的,她就是不喜欢别人伺候!
难道是林氏对自己额外的慈爱?
这不大可能,一是傅锦仪是她的儿媳妇又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就算因为徐策的关系爱屋及乌,她们还只是刚刚见面的熟悉的陌生人啊!二是,规矩这东西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若傅锦仪在婆婆跟前的表现传出去,反倒对她名声有损,会有人编排她不孝顺!
傅锦仪想不通了。
不论如何,这一顿饭是安安静静地吃完了。傅锦仪服侍林氏净手、漱口,林氏已经显出疲态,对她道:“你且回去歇着吧。晚间策儿会回来,你不必来我这里。”
傅锦仪应了声,随后无声地告退,没有再多嘴一句。
林氏由身边小丫鬟伺候着歇晌去了。
傅锦仪满怀心事地走出林氏的房门。这一回出来送她的不再是胖嬷嬷了,而是一位中等身材、面孔颇为严厉的老嬷嬷。她送傅锦仪至前门,行了礼,最后道:“请大少奶奶慢走。”
傅锦仪点了点头。
刚走出去两步,终究觉得不妥。她回过神来叫住了老嬷嬷,道:“母亲从前都是这样抄写经文的吗?我瞧着那些书都是小字的,伤了眼睛可怎么好?你们从前都没有丫鬟帮着母亲念书吗?”
老嬷嬷却是笑了,道:“大少奶奶说笑了。咱们这些粗俗的人,哪里会识文断字?我们也时常劝夫人不要再抄了,可夫人不听我们的……大少奶奶别担心,夫人的脾气您日后就习惯了。”
傅锦仪听得愣住。
林氏……从前竟真是一直这样抄书的?
看着老嬷嬷端然的笑容,傅锦仪憋住了心里所有的话,快速地告辞离去。
***
从紫竹林里出来后,傅锦仪的心事更重一筹。
徐玥给她的无形压力还落在心口,林氏这边却更让她心惊了。她回想起在林氏跟前的每一个细节——除却林氏脾气古怪之外,那里伺候的下人们似乎也有些不对劲。
无论是给她引路的胖嬷嬷,还是屋子里伺候的婆子,还是送她的老嬷嬷,无一不是年纪大的。竟是没有见到一个手脚伶俐的小丫鬟!而且,身为国公夫人的林氏,身边服侍的人竟只有七八个左右!
寻常官家里的正室太太,身边加上管事媳妇和大丫鬟们,多半是有二三十个奴婢围着转的。国公府这种地方,更讲究排场规矩,譬如当初武安侯太夫人苗氏身边就有四十多个下人伺候……
就算林氏不需要执掌中馈,也不能这样怠慢她啊!
这人少还是其次。最后那老嬷嬷说出来的话才让傅锦仪心惊。
林氏身边没有一个识字的下人……这在勋贵里头是不可想象的。奴仆们虽身份低微,但为了伺候大户的主子们,总要有人识字。
没有一个人识字,导致林氏连抄经书都要费神费力。
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徐家对待林氏太过苛刻,故意让人怠慢她……不,这显然不对,午膳那一桌子斋饭可是精细可口的!几个奴仆们对待林氏、甚至对待自己,态度上都是恭恭敬敬,殷勤讨好的!
徐家似乎没有在吃穿用度上虐待林氏的意思啊!再则,就算徐家有这个胆子,徐策也不会允许的啊!
回了自个儿住的明园,傅锦仪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她在窗前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唤过青云和紫月两人问道:“不知大将军平常都是什么时候回来?”
她有很多事情要问徐策。
徐策日理万机,政务繁杂,她作为妻子理应支持他、辅佐他,自然不能拿后宅的事儿来烦他。但她现在急着要做的,是从徐策口中得到一些关键的消息。
如今她刚嫁进来就发生了这么多波折……宠妾灭妻不顾名节的国公爷,当众无事献殷勤的小姑子,让人捉摸不透的婆婆……每一样都让她不安。
而在这个国公府里,除了徐策,她谁都信不过。
然而,两个丫鬟答道:“从前都是时常睡在营里的。今年以来倒是清闲些了,多半能回府睡觉。”
傅锦仪脸颊一抽。
得,这徐策还真是个不着家的。想想也是,他可不是什么挂着虚衔的纨绔,他是个实权人物!
傅锦仪挥手让两人退下了。
脑子里依旧昏昏沉沉,她干脆命人铺床先睡个午觉。说起来,她这长房长媳倒也当得悠闲,像徐家这样的家大业大,长媳妇都是忙得脚不沾地的——按例中馈要由嫡长夫人来继承,其儿媳从旁辅佐!唯有徐家,本该执掌中馈的国公夫人就是个软包子,傅锦仪就更捞不着了。
晋国公府的中馈,一直是薛姨娘在管。
这也是京城里人尽皆知的笑话。
第六十七章 芙蕖园的“热闹”
捞不着也好,至少在眼前,傅锦仪懒得去想什么中馈。她乐得清闲,迷迷瞪瞪地躺在床上,一会儿就开始做梦。她没梦见前世,而是梦见了从前的傅家,还有她出嫁那日看见的满目的红彤彤。
这一觉也不知睡到了多久,半梦半醒间,傅锦仪恍惚觉着有人在唤她。
一开始还觉得烦,迷迷瞪瞪睁开眼睛,倒瞧见了小蓉带着面纱的模样。她一个激灵,猛地翻身坐起来。
“怎么了?”她问道,跟着揉了揉自己的脸。
因有徐家的几个丫鬟在场,小蓉不曾说话,从袖中给她递过一张纸。
在看到这张纸的瞬间,傅锦仪的瞌睡全没了。她皱起眉头道:“是嘉兰香的事儿……你说,这香没有任何问题?”
小蓉点点头,又从袖子里递出了第二张纸。
这一张纸可不是凡物,乃是宫中御医撰写药方的纸笺。傅锦仪一瞧就知道,是周御医的笔迹。
这小蓉还真是伶俐,这么快竟连周御医都搭上了。傅锦仪想着,忍不住去看外头的天,这才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去。
额……原来是自己睡得太久了。
做媳妇的人可不能被扣上一个懒惰的名声,她连忙从床上爬起来,披了一件衣裳。她看着手中的信纸,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原来正是因为小蓉查不出任何问题,为确保无虞才遣人去向周御医求助。结果周御医那般德高望重,竟也什么都查不出来。
信纸上很详细地记载了查验的结果。这一盒价值高昂的香料里头,既没有致死的毒物,也不会日积月累地伤身,更不曾添加任何与饮食相克的药材。
什么问题都没有。
这简直就是自己杞人忧天。
傅锦仪对这个结果很震惊。周御医是徐策的人,可以说是心腹——行走在宫廷里,内医院这地方是必须要有人的。周御医的话,她不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