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将军锦绣妻(207)

“好啦,我真要回去了,谢谢大嫂子!”徐玥站起来主动告辞。

这回是真要走了。她身侧的丫鬟们将外衫披在她身上,服侍她行礼告退。

等徐玥的身影终于消失在院门前,傅锦仪忍不住再次打开了香料盒子。

嘉兰香……徐玥为什么要送她香料啊?

女孩子之间,送脂粉首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傅锦仪和徐玥却是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

而在名门望族里,尤其是宫中,有一个大家都知道却不会宣之于口的规矩。

那就是,送别人礼物的时候是不能送香料、胭脂、吃食等贴身之物的,除非是非常熟悉、非常信任的人。

饶是如此,宫中投毒事件还是屡禁不止。

那么徐玥又为何偏要犯这个忌讳呢?甚至退一步讲,若她没有坏心,而傅锦仪却心术不正的话……来日傅锦仪犯个什么毛病,这一场栽赃嫁祸她可就跑不掉了!

傅锦仪越发费解了。再回想起徐玥一张毫无城府的笑颜,她的眉头渐渐皱紧。

“七夕……”她朝身侧唤道:“你马上去将容姑娘喊过来。最好别让人瞧见,若是实在有人问,就说我昨日没有睡好,身子不舒服。”

新婚开始几日的“没睡好”,实际上是另一层含义。这话传出去有些害臊,但却是个绝佳的理由。

七夕连忙应声退下了。

***

送走徐玥后就到了正午了。

傅锦仪将香料匣子搁置在了柜顶,随后迅速拾掇妥帖,领着丫鬟们往国公夫人的屋里去。

徐家主母国公夫人的正房修在邻近芙蕖园的“顾恩思义殿”,很显然,这也是当初皇后娘娘特意吩咐人修建的,或许还是皇后娘娘待字闺中的时候住过的。

不过,如今国公夫人可不住在这儿。

林氏被赶出家门后在京郊的家庙普寿庵里修行多年。后来被徐策迎回来,以体弱多病为由迁出顾恩殿,至僻静的紫竹林里静养。

紫竹林这地方,傅锦仪可是无比熟悉的。

这里设有一间书房,是徐策从前住过的地方。后来发生了傅嘉仪那件事……

走在路上的傅锦仪想起这一茬,忍不住牙疼起来。国公夫人也是知道那件事的,如今再去,就显得尴尬了……

希望国公夫人早把那事儿忘了。

傅锦仪一路忐忑,终于进了紫竹林。林子深处是一整片低矮而幽静的别苑,等走近了,就发现院子前头站着一位衣着体面的管事嬷嬷并几个端正的婆子。众人见了傅锦仪,都福身行礼,管事嬷嬷笑道:“国公夫人遣了奴婢们来迎少奶奶。”

傅锦仪一愣,随即手脚都局促起来,不安道:“我……我是来服侍母亲的,又怎么能让你们出来迎……”

“少奶奶快进去吧!”嬷嬷笑道,旋即转身在前引路。

紫竹林的景致一如往昔,只是林子里不单种着竹子,还有成片的柳树、杨树、槐树之类。如今是四月份,这地方的柳絮满天飞,远远看去如蒙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傅锦仪从茂密的林子里穿梭,别苑修建地零零散散,却也错落有致。不多时,众人绕过书房,到了林氏所居的后院。

这个宅院并不大,墙外和水仙花圃接壤,院门前头的小路两旁还种着西府海棠。如今什么花儿都开了,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甜腻香气。傅锦仪客气地朝引路嬷嬷笑道:“这里的海棠花儿开得真茂盛,可见打理地精心。母亲很喜欢花花草草吗?”

那引路的嬷嬷是个肥胖的人,她朝傅锦仪笑起来的时候,脸上更是不见了鼻子眼睛,看上去富富太太地。她笑道:“夫人平日里忙于修行,吃斋念佛地,倒没空打理这些。这都是夫人娘家专程遣了花匠过来侍弄的。”

林氏的娘家?

傅锦仪心神电转,想起了朝堂上显赫一方的林家,心里不禁又多一层考虑。

林家对待林氏和徐策母子两人,可谓是操碎了心,当初徐策离家出走能最终混上了淮南都督,还都是林家出的力。然而,林家的显赫却没能压过国公爷对薛姨娘的宠爱……

越往深里想,傅锦仪心里的疑问和担忧越重。

在大秦朝,宠妾灭妻并不鲜见,然而再如何,大户人家都要维护家族的名声和体面,在表面上会尽量给予嫡妻应有的尊重。如晋国公府这样的还真是头一份。

而更奇怪的是,林氏还拥有一个强大的娘家。

在三十年前,林家只是个没落的前朝勋贵。林氏的父亲林远山在翰林院供职,因为得罪了先帝身边的大太监,被遣去给生母获罪赐死、自个儿也被赶到冷宫里居住的十一皇子当师傅。然而谁能想到,十一皇子竟有本事走出了冷宫,并抓住了机会立下了救驾的大功,最后被立为储君。

林家不是徐家这样的树大根深、权势熏天,对圣上夺嫡的帮助并不大。但圣上很感念当年在冷宫里互相扶持的时光,为林远山封侯拜相。

林家就这么发达了。

圣上年纪大了之后,对待林家更亲近了,不是徐家、陈家、邱家之流能比的。林家人没什么大的出息,林氏的几个哥哥都领着闲职。倒是林家的女儿有些能耐,林氏的大姐是陈家的宗妇——就是原配太子妃的母亲;林氏的大侄女是五皇子殿下的正室,和五皇子夫妇琴瑟和鸣。

比起徐家对林氏的绝情,陈家对待林家却是毕恭毕敬,林氏的大姐在陈家过得可是呼风唤雨的日子。这是因为,陈家的煊赫早已惹了圣上的急眼,若没有林家时常替他们周旋,可不知要遭多少祸患呢。

当初徐家和林家联姻,一样是为了这一点,可最后竟能结成仇家,也是大秦朝的奇葩一朵。

第六十六章 可怜的林氏

徐家的种种表现,都绝不是一个名门望族应有的……傅锦仪有时候都怀疑,这种人家是怎么存活上千年的?!

沉思间,她跨进了林氏的正堂。

堂屋里飘着一股子经年的檀香。

胖嬷嬷引傅锦仪进屋,林氏坐与内室,正悬腕抄录佛经。边上立着一个四五十岁左右的婆子,给林氏端茶倒水。

傅锦仪跪地行礼,唤道:“母亲。”

林氏早知道她要来,微笑着抬了抬手道:“不必来这样早,我这里午膳用得晚。”

外间的桌子上的确没有摆膳,因着林氏吃斋念佛,不吃府中大厨房送的膳食,和其余主子们的饭点也不一致。

傅锦仪这是来早了。

“母亲抬爱,媳妇本该日日服侍您的,何论早晚。”她垂眸恭敬回话。

同时心里松一口气——林氏完全没有提起当年丑事的意思,这一关应是过了吧?

林氏的确没那个心思。她温和地瞧着傅锦仪的面庞道:“真是个贤惠的孩子。我倒不曾想,策儿会选中你——只是如今见到你,才觉得选得很对。”

傅锦仪的脸色羞红了,头垂得更低。林氏的宽厚让她心生感激,想了想,忍不住小心地问道:“今早瞧母亲精力不济,不知此时身子可好些?”

这本是一句好话,没成想林氏听了却显出不快来。

只见她脸上的笑意迅速地敛去,随即淡了声色道:“好不好又能怎样。也罢,不和你说这些。你先过来。”

林氏瞧着是个随和宽厚的人,然而谈及自己的身子,口气却异常冷硬。傅锦仪被这种前后的反差吓住了,哪敢再问,忙小步趋前立着。

林氏一壁把眼前的经书塞给她道:“给我念一念这卷书吧。”

傅锦仪接过来一瞧,发现那经书上的字小得可怜,连她都要费劲才能看清楚,何况是上了年纪的林氏。她不禁有些微愣。

“母亲……您怎能抄这样的书?可不是要累坏了眼睛!”她拿着书,很担忧地问道。

对于徐策的生母,傅锦仪是真心地想要尽一份孝。而林氏难堪的处境,也让傅锦仪既难过又惶恐。

徐策是她的夫君,又待她很好……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林氏在泥潭里挣扎。

只是对于她的关怀,林氏并不领情。她眉头微微皱起道:“抄写经文以诚心为重……字看得见就够了。你给我念来。”

傅锦仪的手指又是一抖。

额……这个林氏……

好吧,看起来林氏的忌讳还真不少,自个儿日后可要小心着些。她不敢再废话,捧着书慢慢地念。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