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香美人(348)

作者:兰月熙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就是啊,这不是很奇怪吗?德妃娘娘听说好久不出来了。”

“会不会很难啊。”

“我爹找的人估计不行,钱白花了……”

“……”

众女小声议论,沈静月一边走一边听。身边的沐铃此时破天荒开口:“有本事的自然能入宫,没本事的就算进了宫也不长久不了。”

“就是!我看德妃娘娘是打算招一批有才能的女官,而不是虚有其表的人。”刘仪婉十分洋洋得意地说。

沈静月看她信心满满,心中暗暗摇了摇头。

从不贸然出山的德妃突然出来要考校女官,这是意味深长的一个举动。据她所知,皇后之位空置许久。东西两宫为一体,绮兰宫与之对抗。德妃出山等于主动要开始插手后宫管事大权。

这选女官不过是初试手段罢了。

一行人到了沁春殿,发现那边早就人济济一堂。沈静月与御前茶水房的众女挤到了一个小角落中。

很快,人都到齐了。不一会儿有太监阴柔的唱和声:“德妃娘娘驾到——”

众女纷纷跪下。

沈静月跪下后悄悄抬头看去,只见一堆锦衣华服的簇拥下,一位大约三十五岁左右的中年贵妇慢慢由着宫女扶着走了进来。

她五官秀美,端庄大气。不过因为是上了年纪,看着有点老态。她面上粉涂得略厚,不过就算这样也难掩她眼角的几缕皱纹。

她身穿玄紫色宫装,腰间是深红色彩宝腰带,十分贵气逼人。

她眼观鼻,鼻观心,慢慢在宫女的搀扶下坐上了沁春殿的凤座上。沈静月目光闪了闪,低下头。

选女官很是枯燥烦琐。先是一堆冗长的训诫,然后是各司唱名验明正身,最后才是每一司每一监的管事大太监与尚宫领着即将要入选的女官们让德妃过目。

一旦说话结巴,或者前言不搭后语的,统统落选。

御前的茶水房是属于御前的监司管辖下的小小一处。自然要排到最后。沈静月与众女等了大半个上午,等到昏昏欲睡了,才到了她们。

九人被领着到了德妃面前,行礼问安。

德妃面带倦色,不过却依旧腰杆挺直,声音不紧不慢。

她缓缓道:“御前之事不容一点错处,找的人也必须身家清白,才艺出众。当然有德才是重中之重,无德之人在皇上身边是万万不可容忍的。”

她顿了顿继续道:“听说几位都擅长茶艺,那今日就在本宫面前演示一番,技艺娴熟者可当御前茶水房五品女官,优者为御前三品女官。要知道若是能得御前三品女官,将来伺候皇上有功,有可能升为大尚宫。”

此话一出,九人除了沈静月外,眼纷纷热了起来。

大尚宫!

那可是一品女官!这可是领着优厚俸禄,有品级的女官啊!就算将来老了出宫回家乡,州郡的太守等都得亲自迎送,好好安置。

也就是说,只要得了德妃娘娘的青睐,这三品五品的女官不在话下,甚至将来也可以巴结下德妃,得到大尚宫。

沈静月垂下眼帘,心中轻叹。她算是看明白了德妃为何要如此辛苦地出来主持女官甄选。这分明就是拉拢与施恩。

这一批的女官由她亲自挑选,由她亲自定夺,将来必定是向她靠拢。嫔妃们可以为了争宠口蜜腹剑,可是女官们不会。她们都是宫中的下人,在宫中唯一能生存下去的办法就是依靠大树。

德妃说的这一番话就是摆明,她才是她们这些下人的“大树”。

德妃说完,便有内侍们端来茶艺用具。

茶艺所需的用具比周朝的少了许多。

简单说,有茶、器、赏茶盘等三种。

秦国宫廷中按着中原的茶艺习惯,先选茗、择水,九人依次跪坐在蒲团上,开始选茗。

沈静月很快选了其中一个青瓷细瓮的茶,细细倒入旁边的茶鼎中。其他人各自选了各自熟悉的茶叶。

此时德妃发话了:“你们且说说为何此时要选自己手中的茶。”

此话一出,殿中登时一片寂静。

第三百六十七章 殿选之茶艺(2)

茶艺是茶道的表现。茶道在中原千百年历史中源远流长。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中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其中便是这茶道之集大成。

茶艺中,选茶之后便是择水,择水之后便是选器。在周朝,什么样的茶具配什么样的茶都十分有讲究。要求更高的还有煮茶时需要择一处高雅之处。如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这才堪堪显出茶道精髓。

选茶,择水,选器之后才是开始茶艺。不过目前的殿选茶艺女官一概从简

现在第一步选茶还未择水,德妃便发了话。谁都不知道为何德妃要突然这么问。这明显是开始考校了。

德妃坐在凤座上,神色淡然:“因都在殿中这茶艺考校便从简。不过本宫还是想听听诸位的看法。为何选手中的茶呢。”

九女人中开始有人局促起来。

德妃目光转到了左手第一位上。她问:“你先说吧。”

沈静月看去,那女子五官深刻,应该是外族人。那少女期期艾艾半天,道:“奴婢觉得……觉得这茶很香,定能让娘娘饮用舒心。”

德妃摆了摆手,立刻身边的内侍上前一步,冷冷道:“不留!”

那女子惊了下,连忙不住磕头哀求:“德妃娘娘开恩!德妃娘娘开恩!奴婢真的会煮茶,奴婢会的……”

德妃连看都不看,便有宫人将此女带了下去。

左手第二位是桑卓耳。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伴回答错了一句就被拉下去,顿时面色发白,心惊胆颤。

德妃问:“你继续说。”

桑卓耳忍着惊慌,拿起手中选的茶闻了下,道:“启禀德妃娘娘,奴婢选的是鹰嘴岭,这是家乡的茶。这茶香让奴婢想起了亲人,是以想煮这茶。”

德妃微微点了点头:“还算有点想法。”

桑卓耳闻言立刻松了一大口气。接着是下面的几位,有的就投了巧,说某某茶香独特,有的还盛赞德妃的美貌。

到了刘仪婉。刘仪婉娇声道:“奴婢选的是雪龙茶,这是周国享誉已久的红茶。听说德妃娘娘喜欢喝……”

她话还没说完,德妃的目光就投了过来。

她淡淡道:“好了,下一个。”

刘仪婉不知德妃是喜还是怒,战战兢兢地低下了头。到了沐铃,沐铃恭敬地道:“选茶关乎品茶者的喜好。德妃娘娘喜好中原茶,奴婢今日虽是殿选考校,但却是为娘娘煮茶。是以奴婢选了红梅茶。”

德妃问:“为何不选雪龙?”

沐铃恭敬道:“盖因雪龙色正,醇厚大气,事宜在娘娘会客等重要场合品尝,方显大气。红梅色稍清雪龙,但香气扑鼻,犹如初春红梅花绽开。奴婢又斗胆知道娘娘喜好梅之高洁,是以今日挑了红梅。”

德妃闻言十分满意点了点头:“这一番话说得甚是得本宫的心意。选茶势必要为了品茶者喜好来。”

她说完看向下一位,淡淡道:“下一位呢?有什么高见?”

她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她。桑卓耳面上隐约有幸灾乐祸。方才沐铃回答得很不错,几乎无懈可击。现在沈静月

沈静月行礼,不慌不忙道:“《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中原茶圣陆羽有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这两句一出,殿中皆惊。原本并不在意的德妃精神为之一振。她没想到这一批的茶水房女官甄选竟然有一位能出口成文的女子。

沈静月继续道:“是以茶是关乎身体、德行必不可少之物。今日殿选考校茶艺,弘扬茶道是娘娘为扬德之举。修习茶道便是修习自身。今日奴婢选的是秦之新茶长相忆。”

“哦?”德妃问,“是何原因?听这茶的名字像是女子对情郎的思念。不像是适宜在此处用的茶。”

沈静月微微一笑:“娘娘此言差矣。此茶是沈家遗人千辛万苦从周国逃至秦国,以马嚼茶为母茶树,以茗香雪枝叶移栽之,融了秦周两国的茶种。此茶味初入苦却不涩,入喉冰爽,苦中回甘,回甘中又有清苦。”

她顿了顿,继续道:“犹如女子思念情郎,苦涩中忆起往日甜蜜,心中又喜又酸楚。此时殿选人人倦累,不适宜端正大气的雪龙,也不适宜茶味苦涩酸的鹰嘴岭,红梅茶过于香气扑鼻,只有茶香清淡,味道隽永的长相忆更适合此时饮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