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会继续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作品的!
我们下次大荧幕上见吧!
--------------------
写不好虐文是我一辈子的痛!!!!
顾漾轻的网名为什么叫阿著,因为见微知著。
第三篇 酸腐自白(两个神神叨叨的人)
第7章 江凭
“我无时无刻的不在靠近死亡。”
“我无时无刻的不在渴望生命被爆裂摧毁。”
(一)楔子*溺亡时分
夏天如果放到我的笔下去写,那一定是可恶的。
太阳照在人身上的时候显得格外无所顾忌,灼烧的热气猛烈的从万丈高空而下糊在我的眼眶上,汗珠从周身各个角落蔓延出来,浸湿了我身上穿着的土色薄衫。
我坐在林子里面看太阳将河水晒的滚烫,水面上浮出一层薄薄的烟来。
我眯着眼睛盯着那条河在看。
似乎想透过这平静无风的水面去窥探到河底的烂泥之中究竟埋藏着多少飞禽走兽的骨头。
一滴汗砸在了地上。
我抬头,用手半挡着去看天空之中高悬这的太阳。
这样大的太阳总会让我想起姜文的电影来,《阳光灿烂的日子》。
那对我来说是一部紧张又刺激的窥探欲望诗意化的作品。
这几乎也要成为我内心的写照。
幼稚而成熟,辉煌而暗淡。
这样的片子是不会在村头的露天电影院里播放的。
他们更加喜闻乐见的是潘长江和周星驰的电影,只用来消遣娱乐就够了。
我该如何去诉说在这种反差之下所产生的痛苦。
村里面的人漠视死亡和痛苦正如同我妈不会理解城里人会花大价钱给猫猫狗狗买进口牛肉似的。
那些行为在老一辈的眼里面叫做作践。
人,在这片土地上被拔高到了一个近乎等同于迷信崇拜的地步。
伟大而应成为世界的主宰,沿袭着他们特有的尊卑模式。
同样,人又在无形之中被贬低,被压榨,被作为世界上一切存在事物的奴隶而去使用。
在这个城镇里面没有人赞同我的说法。
我浑身上下所缠绕着的痛苦被我的母亲解读为吃饱了撑的,她原话甚至还没有这么文雅,大概就是在昨天,夺走了我吃了一半的饭,倒在了狗盆里,说,“你要是没事就进屋学学习,别整天就啥啥啥不满意这个不满意那个的,能吃能喝的别在这吵吵。”
她一定解读出来了我眼神之中不算内敛的倔强,只是这在她心里同样不是什么好的情感,她只是觉得我这个孩子长野了,读了点书于是就不知道天高地厚,整天只想着犟嘴了。
我甚至想无数次如同之前那般喊着她,说“妈,不是这样的。”
可是她永远摆手。
永远要我理解她。
我理解她在烈日下于麦田躬身劳作的痛苦,也理解夏日不算漫长的夜晚里面要顶着蚊虫的撕咬下地去浇灌刚种下的玉米苗。
于是我理解她。
我和她一起劳作,也在劳作的间隙读书。
读书...
读书。
阳光依旧洒在我的身上,回忆在这一刻戛然而止,又在我跳入那条河里的时候开启了新的篇章。
我读书,只是为了一个学历吗?
如果是的话,那我普普通通的大学似乎埋葬了多年来的努力——从我离开这个小镇开始,就知道外面不是书籍里面所描写的乌托邦。
我太过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我心比天高,只能自食痛苦的恶果。
但如果不是为了一个学历,如果我读书还有其他的意义,那我这样的痛苦又是缘何而起,又该因何而去呢?
我的思索是不重要的。
毕竟村里面的人只是直接的把学历和工资收入画上了等号。
无数次的夏夜里面我曾经听着她们摇着蒲扇闲谈,说谁家的姑娘收了多少的彩礼,而后略带势利的目光又会在我的身上扫视过去,说上个好大学的彩礼会更高一些。
——村子里从没人否定过这样的话。
所以我因读书而产生的痛苦又该如何解决呢?
是学历?还是金钱?
我屏住呼吸,一点点的沉向河底。
我仰着脸透过河水看天上的太阳,它终于少了一点灼热。
算不上深的河流很容易就着了底,这点距离甚至没办法奈我何。
十几秒钟之后,我猛地钻出水面,拨动的水花往四处渐。
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但我并不在意。
在水下无限趋近死亡的时刻,也是我无限趋近存活的时刻。
这痛苦好像就是从天地之间突然生出来的,从前没听过谁家的孩子会有样的病症。
相较于是我得了一种罕见的恶疾,这里的人会更倾向于觉得我在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