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问越觉得这门亲事不错。
只是亲事再好,也得红梅自个儿同意。
“自古婚姻嫁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在别家,这婚姻之事是轮不到你来说愿意不愿意。但我答应过杳杳,将来她的婚事,需她点头同意。”
“我这个做祖母的,也不偏心。你的婚事,我也会问过你的意见。你若说不愿意,就是这门婚事再好,也无人会逼你。”看着曾经那个爱哭的大孙女,已有一副长姐的模样,吴婆子心中欣慰。
可欣慰之余,又有些怅然若失。
女儿家的大了,就代表着要离家了。
吴婆子看着大孙女,又握过沈杳的手,道:“我沈家虽不是那富裕人家,却也做不出卖儿卖女的事来。更不会指望着你嫁到有钱人家去,好帮衬着娘家。我跟你爷,还有你爹娘,只盼着你嫁了人也能过得好。
但只有一点,若是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人家,我是万万不肯答应你嫁过去的。没道理我沈家有吃有喝养出来的闺女,嫁到那样的人家去吃苦。”
吴婆子表明了态度,只等听沈红梅的意见。
只见沈红梅挨着桌边坐着,低头不语,耳根子有些发红。
见沈红梅此等模样,吴婆子知道孙女心中应是满意的,便道:“等得了空,让你爹或是你爷去趟镇上,到时候找个由头见见那小子,咱再做定夺。”
“爷爷奶奶做主便是。”沈红梅的声音细如蚊鸣,好似只有自己才能听见。
众人见这门亲事有戏,连带着心情都好了些。
一直没作声徐氏这会儿才插话道:“前儿个在娘家,我大嫂也有意咱们杳杳,说是亲上加亲。”
刚刚还一脸笑意的吴婆子,瞬间面容紧绷:“你应了?”
“那哪能啊。”徐氏讪讪的笑了笑。
虽说小安是她娘家侄儿,素来与她亲近,她也觉得小安万般好。但杳杳是她亲生的,那丫头向来有主意,亲事自是要她自个儿同意。
再说她家杳杳年纪还小,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
听二儿媳妇未应下此事,吴婆子的一颗心才落了地。
一旁的沈杳初听她娘提起这事时,也被吓的够呛,生怕她娘将这门亲事应了。
且不说将来她会不会嫁人,就算是要嫁人,那也是不能嫁给自家表哥的,近亲可不能通婚。
看来得寻了机会,与大家说说近亲不能通婚的事儿。
是夜,月明星稀。
沈杳翻了个身,看着透进窗户的朦胧月光,小声的问了句:“大姐,你睡了吗?”
“还没,怎么了?”
“大姐,你真要嫁给杂货铺老板的儿子?”
“我……这事全凭爹娘与祖父母做主。”沈红梅的声音陡然变小,似有些娇羞。
沈杳似有不甘,又继续问道:“那杂货铺老板的小儿子,你连见都不曾见过,如果奶奶说让你嫁,你就嫁?”
“嗯……”
“你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么?你所要嫁的人,是将来同你过一生的人。若是不喜欢,怎么过一生?”
沈红梅侧过身,面对着堂妹,认真的道:“杳杳,你还小,你不懂。”
沈杳气倒!
说到小,堂姐才是真的小,将将才十一岁。虽说只是定亲,可婚姻嫁娶总归是要选那心悦之人,哪能这般盲婚哑嫁。
“杳杳,我知道你人小鬼大,也知道你是为我好。其实这门亲事,我心里是愿意的。”
沈红梅说完,稍稍顿了下才道:“咱们庄稼户的姑娘,能嫁的,也就是别村的庄稼户。倒不是说我嫌贫爱富,可若是能过的好点,谁又愿意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再说,他……他是读书人。”
提起杂货铺老板的小儿子,沈红梅只觉得耳根子发烫。
她不懂什么情爱,但她仰慕读书人。大柳村只有司玄知上过私塾,端看着,气质就与别个不一样。
往前司玄知还在大柳村时,她都不敢同他说话的。
如今给她说的亲事,对方是个读书的小郎君,她心中自是欢喜的。且三叔说了,那户人家的长辈都还不错,连那个小郎君也是极其优秀。
若是以前,这样的亲事她是想也不敢想的,又怎么会拒绝。
沈杳看着堂姐,张了张嘴,却是什么也没说。
她忘了,这里是封建的古代。
第67章
刚出正月,天时还未回暖,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