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下山后秦封和谢栗还在吃饭,秦封都觉得自己一同买下秋婶是一个特别明智的决定。
做饭好吃、人也麻溜,不会因为谢栗年纪小拿乔,对他尊敬,确实很不错。
仅一天谢栗就对秋婶赞不绝口,显然对她也是很满意的。
一转眼一天就过去了,腊月二十八这日,秦封昨日特意交代了,让大壮跟着他去镇上赶集。
虽然说是二五九赶大集,但是过年这几天,天天镇上人都很多,他一是去镇上添置些东西,二是看看如今镇上有没有什么情况,三是也该好好照顾照顾谢富贵了。
之前一直忙这忙那的,耽误了时间,让他又潇洒了这么久,实在是不应该。
所以为了弥补这种错误,秦封一大早就带着大壮到了镇上。
虽然时间早,但是赌坊里已经热闹的很了,这几天手头宽裕,不少人都想来以小博大。
秦封对着大壮耳语几句,得到他的答复后,又摸了二两银子给他。
大壮点点头“东家你放心,一定办得妥妥的”
秦封和他约好午时前在卖布那里等,两人就分开了,秦封在镇上逛了起来,镇上过年的气氛浓烈。
卖对联的、捏糖人的、红彤彤的冰糖葫芦、各种糕点点心糖果、香喷喷的卤肉……
最热闹的还是卖肉卖鱼那里,一年到头,总要买点肉犒劳一下。
秦封看见大舅和二舅也还在镇上卖鱼卖兔,这会儿时间还早,镇上人不是特别多。
二舅眼尖看到了秦封,只见他和儿子说了两句,就从摊子上离开,过来了。
“二舅,你们生意不错啊!”秦封笑着打趣,虽然时间还早,但是这两个摊位上已经有人在买了。
“害,一年到头不就指望着这几天吗”二舅没有谦虚,笑得合不拢嘴,看来生意确实不错。
“对了,你们买了多少粮?”秦封问出了关心的话题。
“一说这,还没谢你呢,大外甥,多亏了你”二舅一脸庆幸,冲着秦封道谢。
“二舅,你我之间何必说这些。”秦封拦住他,猜测道“可是粮食涨价了?”
二舅一脸你猜对了的表情。
得亏他们听了秦封的话,那天卖了东西,拿着银子就去买了粮,运回了村。
第二天再买时,一斤涨了两文钱,文二舅心中打鼓,涨了这么多,不知道该不该买?
文大舅斩钉截铁的说:“必须买!”
于是他俩又把每天卖的钱都拿去买了粮食,文外公还掏出了棺材本,大舅没拿完,留了五两给他,又把自家的银子留了一点备用,其他的全买了粮食。
那两天镇上买粮食的人也多了起来,粮价每天都在涨,今天文二舅还特意去粮店问了价钱。
一斤白米居然要四十文一斤,比几天前直接翻了个倍!
第57章 粮价涨
文二舅倒吸一口凉气,还好他们早两日已经买够了粮食,要是等今天再买,同样的银子只能买到一半的粮食了。
而且文二舅觉得,按这个趋势,粮价恐怕还得涨。
这几天镇上的流民也多了起来,只是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对流民并未有太多关注,没有引起重视。
等开年后粮价恐怕会涨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今日已经涨了一倍了”虽然庆幸,想起这个消息,文二舅还是对着他叹了口气。
这是天灾人祸啊!
“二舅,买了粮就好,日子总会好起来的”秦封安慰道。
“算了,说这些也没用,你今天来镇上是买年货?”文二舅性子比较开朗,也没长时间沉浸在这种情绪中,反正日子是过一天赚一天。
“马上过年了,来逛逛,家里缺什么都买点回去”秦封点点头。
两人闲聊了会儿,镇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文二舅要回去照看生意,让他在这里等着,给他拎了四只大公鸡过来。
文二舅除了养兔子,也养鸡。
红彤彤的大公鸡在年节很是能卖上价钱,正好来的路上他和文大舅商量下午去青山村给他送年货。
他来镇上正好,直接带回去。
不跑青山村这一趟的话,待会儿卖完东西,他们也得添置些家里缺的东西。
“上次来你拎那些东西,你舅母喜欢得紧,一直夸你,这鸡过年添个菜”文二舅不容拒绝的把捆好的公鸡塞进秦封手里。
文大舅也表示给他留了一桶鱼,等他回去的时候带回去。
秦封推辞不过,只得接下,舅甥三人说好等会儿来拿。
告别了舅舅,秦封又继续逛了镇上。
本来他是想带谢栗一起赶集的,只是今天谢栗说要多练习一下新学的字,怕赶了集又忘了,不肯出来,秦封也没勉强他。
现在秋婶在家中,有人陪着说话,也不用担心他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