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老师的口吻像是揶揄,不像是翻旧账,徐时曦还挺喜欢这老师,就开玩笑说,“当时转专业嘛,总要有点高大上的理由,才能让老师觉得我这个人有追求嘛。我总不可能真的说,我喜欢看泰剧,所以我转到这了,那他们肯定会觉得我这人太随意了。”
口译老师笑了笑,她认同徐时曦的观点,现在的风气就是,如果你说你是为了理想,他们会高看你一眼,如果你说是为了钱,他们就会觉得你俗不可耐,一群不知人间疾苦的人。
“那你对口译感兴趣吗?以后有当译员的想法吗?”
徐时曦想了想,“我觉得口译挺有意思的。我挺喜欢大脑迅速运转的感觉。但是,译员,说实话,我还没有想过这件事情。我也没有确定我以后想要干什么。”
口译老师点点头,“理解。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没有确定要干什么。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一定要干我喜欢的事情。既然,你现在对于口译感兴趣,不妨往这方面考虑一下。”
“怎么说呢?我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翻译,这门,看天赋。你,还有刘恩丝,是我在这个班里见过的天赋不错的两个人。我希望你们能往这个方向走。”
“其实刘恩丝对口译的热爱,比你更高。我给上届开口译课的时候,她就去旁听了,而且上课的时候,你应该也能感受到,她对于这门课的热情。那个时候,她就坚定地跟我说,她未来一定要当译员。但是……嗯……你的综合条件比她更合适。”
“这个综合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口译老师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你和刘恩丝关系怎么样?”
徐时曦说,“普通同学。我对她不是很了解。”
口译老师点点头,既然是普通同学,那她就不说了,转而问,“你对于译员了解有多少?”
徐时曦坦然告知,“很少。听的最多的,张璐。”
第233章 约法三章
口译老师笑了笑,显然很明白徐时曦一说出这个名字,就证明她对口译的认知,跟门外汉差不多,“那你知道译员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吗?”
“我知道笔译很低,口译一个小时几千甚至上万。”
“价格基本是这样,但是平均下来一年基本3、40万,而且这能够算是顶级译员的价格了。”口译老师继续解释,“每年需要同传、交传的会议,基本都是大型会议。像公司之类的,基本不会请人。但是每年大型会议,就那么多。国内顶尖译员,基本不超过100来个,但是平分下来,每年也分不到几个。所以,很多人,都会去当老师,去教学生。而且泰语的会议相较于其余小语种而言,更少。所以这门课开课的时候,我就跟学院提议,说上英语口译,不上泰语口译。这样对于同学们就业更好一点。学院没有同意,当然,这也是意料之中。毕竟,我们是泰语专业。”
“而且,就跟我上课跟你们说的第一句话一样,选这条道,并不能能够保证你有钱。你要是想要赚钱,你可以将这门语言当作你的加分项,转而去学更加赚钱的金融、法律。”
“而且自由译者,虽然自由,但是会有接不到会议的担忧。而且,你要是,在一场会议中出大错,你基本就丧失掉了这个客户,以后以后的客户。意味着,你的生涯可能到头了。”
“现在回到你问我的问题,为什么我认为你相较于刘恩丝,综合能力更强?第一,我问过你们辅导员,你的家境应该不错,不缺钱;第二,你对于钱,应该没有太大的欲望,否则你不会选择放弃金融来选择泰语;第三,抗压能力应该不错。很少有人,会反对大趋势,做出与大趋势相悖的行为。这三点,就是我认为你比刘恩丝综合素质强的理由。”
“可是,你先去找的她。”
既然她综合素质最强,为什么她第一个找的是刘恩丝?
口译老师微愣,接着笑了出来,“小朋友,挺敏锐啊。我再加一点,你肯定能够维护好客户。”
徐时曦知道她在开玩笑,但她还是很想知道原因,“是天赋还是热情?”
口译老师的神色比刚才严肃了不少,“热情。没有热情,在这条道路上,走不远的。”
徐时曦点点头,“我知道了。老师,我会回去想想的。”
口译老师说,“我已经跟刘恩丝说了。如果你想练习,可以找她当搭档。一个人练习,总是会忽略很多问题。”
“好。谢谢老师。”
真的……要走这条道路嘛?
徐时曦再次走神,思考这个问题。
她对于泰语,只是感兴趣,并不是热爱,也没有想过要把它当作终身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