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同人)开局给汉武帝直播晚年[历史直播](80)

作者:鱼筐提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曹丕的思绪却渐渐逸散开。

曹操和他都很喜欢文学,久而久之,他们周围也围绕了一群饱读诗书的“文学之士”。他知道那些人有时会聚在一起,谈论朝政或是谈论文学。

——当然,有时候他们也会在一起谈论玄学。

之前的曹丕从未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毕竟谁还没有个爱好了?喜欢玄学又不是什么要杀头的大事。

光屏上虽然只说了晋朝玄谈大兴导致时风颓废,可是曹丕却总是对号入座,觉得光屏是在暗暗地说自己周围的这一群人,他的背后炸起了一层白毛汗。

曹丕下定决心,之后要么遏制住那些人玄谈的风气,要么就遣散那些人。

可能是父子之间的心有灵犀,曹操此刻也在想这个问题。但是曹操的思考就比曹丕更深入一层了。

曹操想,是不是这群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呢?

你说他们有什么作用?不能治国,不能出谋,不能划策,也就只是和曹操等人进行一些诗词唱和。可作用如此小的人,却被别人认为是他的“近臣”。

曹操的手指微微蜷了蜷,他不能轻易动那些人,他要给天下士人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印象。

士族!士族!士族!

曹操深深地盯着光屏看了一眼,在心底刻下这个名词。

他算是看懂了,晋朝成也士族,败也士族。他的大魏自然要尽力避免这个坑。

“噗。”

曹操的思维突然歪了一瞬,喷笑出声。别人都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他这算是什么?

“后车之鉴,前事之师”?

坐的离曹操近的几个人听见他的笑声,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噤。

救命!主公/丞相这是想到什么笑起来了?是痛快于司马家的下场还是气急反笑啊?!

好难懂。

【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建国“宋”,史称“南朝宋”,是为宋武帝,东晋至此灭亡。

但是就在公元421年,也就是东晋灭亡的第二年,为了稳定政权等一系列原因,刘裕派人杀死了禅位后的晋恭帝。

一百七十一年前,司马懿挥兵而起,发动高平陵事变时,他可曾想到过这样的结局?

一百六十年前,高贵乡公曹髦被当街弑杀的时候,匆匆赶到的司马昭可曾想到过这样的结局?

一百五十年前,司马炎志得意满地登上皇位时,可曾想到过这样的结局?

九十七年前,晋明帝司马绍捂着脸羞愧地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时,是否就是想到了这样的结局?

一百五十年晋祚,一百五十年黑暗。

“生于不义”,是司马家在蓬勃的野心中对主君伸出了爪牙;“死于耻辱”,是他们造就了“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的惨剧,最终偏安一隅,刘宋篡晋,重复了魏篡汉,晋篡魏的命运。

虽然刘裕取代了晋朝的统治,建立起比较强大有力的宋,但是南北割据的局面并没有消失,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战火依旧频仍,中原百姓还要承担很多很多年的苦难。

但是司马家族就到此为止了。】

光屏消失了,就像它从来没有出现过。无论是刘备、孙权还是曹操团体的人都觉得恍若隔世。气氛松快下来,那些当初怎么也叫不出来的侍卫慌慌张张地冲进来请罪,又迷茫地被轻易打发出去。

他们不知道,就在那晃神的一刹那,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章就是收一个尾,也可能是前面情感爆发太大了,感觉一下子弱下来了(挠头

第40章

视频后续

司马懿面如死灰地被拖下去,没有人去询问他的下落。

他的双腿无力地耷拉在地上,随着侍卫的走动在台阶上磕碰。

崔琰皱了皱眉,面露不忍,掩面不去看这位故友,没有人为司马懿求情。

长空风起,微凉的风将司马懿混乱的思绪抚平,但他宁愿自己什么都想不懂,什么都想不出来,也好过现在他一眼看去条条死路,再无活处。

司马懿含混的声音低声呼喊:“师儿……春华……春华!”

远处司马氏的宅邸出现了骚乱,男男女女的尖叫声骤然响起。

刘备阵营的人其实是有些茫然的。光屏上多说晋事,对三国时期诸事一带而过,只知道最后是在司马氏控制下的曹魏阵营获得了胜利,却对其中过程只字不提。

刘备先是下达了封口令,然后就陷入了一团乱麻的思绪中。

他的汉是怎么灭的?

刘禅能不能当一个好主公?

除了自己人,还有谁看到了光屏?

出现了光屏之后会不会人心思变?

刘备咬紧牙关,先是不着痕迹地环视了一圈自己的心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