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宋家虽过得还算宽裕,但还到不及奢靡,家中没有过精磨麦粉,甚至我从小见都没见过。所以,任她说了,我便信了,毕竟她再怎么也是我的妹妹。”
“可后来在假意服用之时,我只轻轻舔了几丝粉末,便觉得口中一阵发苦,火辣灼烧,痛苦难耐……后续实在是不愿意继续吃下更多,就将纸包扔掉了,没成想下一刻两眼一黑,失去了意识。”
说完,她故作哀伤地沉了口气,短暂的没有下文。
当然了,前面她讲得全部都是原主的真实经历。唯独后一句,她稍作改动,将有利的一面全然拉到自己的身边。
渡口黑市没有假药,她不可能服用后死而复生,她已经因此被萧承钧怀疑过一次了。
穿越的秘密不可能公之于众,所以,她必须找个由头,将自己的苏醒变得顺理成章。
反正当时一片混乱,没人真正在意原主到底服用了多少。就算二姨娘和宋姝辩解,那也只能更加深她们的嫌疑。
可以说这一仗……因为有萧承钧的助力。
她,大获全胜。
同时二姨娘的瘫倒在地,也宣告着真相的浮出水面。
官差下马将二姨娘捆绑,押走候审,周遭看热闹的人一片哗然。
原主被恶意蛊惑惨死的真相,就这样被揭露。
而她,历经半年之久,终于为她报了仇……
不过,虽然宋辞的事有所了结,但追究沈之宜的死因并没有就此结束。
知县招来了府衙里带来的仵作,官差们也是将工具一字排开,拔出钉子,撬开棺板,准备给沈之宜验尸,一探究竟。
结果,当尘封的黑漆重见天日之时……有些人避之不及,有些人好奇张望。
当宋辞看到棺板一点点挪动开来,被巨大雨布遮挡着的昏黄光线一寸一缕照清她最后的遗容。
脖子上浓重的大片青紫,与她的死不瞑目,扎入宋辞的眼中。
她几经控制,被身旁的萧承钧搀扶着,最终还是忍不住,垂下泪来。
第113章
春深夏近, 最好的时节。
碧绦千丝万缕垂下,茂密的绿茵中映着点点嫣红。
一抹炽烈的金色缓慢从视线尽头升起,普照世间万物……明媚, 朝气, 彰示着希望。
而正是在这样一幅盛景当中,北境遐州清晖镇周边的一个小村落,数十道身影围拢在一起, 官与民,仵作与差从,不约而同将视线聚集在一顶巨大的油纸之下。
坊间有棺内尸不见光的说法,许是担心加速腐败, 又许是碍于各种迷信, 怕什么尸变什么惊扰在天之灵……最后由一众官差背对着举起遮雨油纸,这才将四角的长钉拔出, 内部景象随着棺板的移开,渐渐重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当尘封的真相重见天日, 结果可想而知。
就连以此为专职的仵作见了,都忍不住皱起眉摇了两下头,惋惜低叹一声。
宋辞与萧让尘并肩立于棺木不远处。
她终于如愿的为沈之宜争回了最后的公正……可她双拳紧握, 浑身微微发抖, 丝毫没有为此感到洋洋得意或是喜悦。
棺木近在眼前, 从前最疼爱她的沈之宜安安静静躺在里面, 她甚至还能清晰的回忆起母亲的语调, 母亲掌心和怀抱的温暖,以及……她无关对象的、毫无保留倾注的母爱。
而宋辞百般努力费尽心思那么久, 等事到临头,竟莫名生出一丝怯意。
对逝者尸身的恐惧, 对沈之宜过世的哀伤,自己照顾不周的愧疚,以及……害怕真的遂了自己的猜想,她又要怎样面对棺中的惨状与世间的残忍?
可这是鲠在她心头第一等要紧的事,不能仅凭她的胆怯就选择退缩。
如果今天她没有亲眼所见,恐怕在未来的每一次想起,都会泛起无以复加的遗憾和后悔。
于是慢慢的,她挪动开脚步向前,一点点缩短与棺木的距离。
待几步之遥时,一股微弱的异味钻进她的鼻腔,令她由恐惧生出反胃,一下又一下的从胸腔深处向上涌。
“不然……别看了吧。”萧让尘迈出一步横在她侧前方,面具之下的俊眉蹙起:“或者我替你去看。”
见她木讷地缓缓转过头看向他,萧让尘坚定地点了下头,似安慰,也似承诺:“我定如实转达。”
宋辞站在原处,能远远窥得棺内的一角,尚还看不到沈之宜的遗容。
她短暂思虑片刻,又望着仵作不断查验、变换工具,蒙着薄纱方巾的半张面孔,仍能看出完整的凝重。
“不,我要亲眼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