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是不去呢,我一个小老百姓,只是有点做饭的手艺,这算不得什么的!要真是惹恼了一众权贵,以后保不齐会遭到为难。”
“你说……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呀?”
萧让尘挑眸,看见对面的她软软小小一只,平铺趴在桌面上,乌黑的大眼睛眨巴眨巴望着他,样子就像从前养的一只小哈巴狗儿。
可怜,又可爱。
他心一软,放下汤匙,用方帕轻轻擦拭嘴边莫须有的痕迹,沉了口气,告诉她道。
“你是食肆的东家,不是谁府邸里的丫头,做好自己的生意即可。你看广聚楼和福顺居,菜式再喜人,只会引食客上门,而非他们的东家四处入府给人烹制。”
“就像你说的,再一再二,就有再三,破例后哪个都不好得罪,到时候你这食肆就荒废了吧,几个月都别想沾边儿。”
“更甚他们都是自私的,以为凭自身权势,便能任意使唤你,往后你再创其他新鲜花样,难道还要每推一个就跑断腿的四处上门?”
宋辞垂下眼帘,皱起娇眉:“那怎么办嘛!我要是都不去,人家岂不是更生气?觉得我架子大!会不会想办法为难我啊?”
“别看清晖镇就这一亩三分地,可就光是镇子上有权有势的人家,要是合起伙来挤兑我,那恐怕也够我受的!”
萧让尘沉思片刻,然后口气轻松,轻描淡写地予她宽心:“无妨,我自有办法。”
虽然他没跟她说具体的细节,只说都交给他来处理。
但宋辞偏偏就是很心安,莫名平复了心情,托着腮看他。
也正是这时她才发现,原来她已经不知不觉,把依赖他信任他,当成了一种习惯……
——
翌日,她照常开店,依旧按早前排下的次序接待食客。
临近傍晚之时,食肆内迎来一位身份显贵的客人。
新上任的知县携家带口,长幼六人,十分亲切客气地登上门来。
他似乎是有意为之,脸上映着一派和气的笑,拱手向宋辞做了个客套的礼节。并非自轻自贱,而是彰显他的底蕴与风度。
新任知县宣称,自己早在上任之前,就听闻当地有位巧手厨娘,所烹制的吃食新奇且味美。等安置下来后,更是广闻火锅大名,特带着家眷亲自前来品尝。
尤其他身为父母官,要摆正位置,以身作则,不能循着恶法子,以威名胁迫旁人,想吃就自己来店里,绝不能给宋辞添乱……
当时,周遭亦有食客在用餐,听到了这话震惊不已。
宋辞笑着将新知县一家请到楼上,热情款待。
在他们走后,第二天,不知怎的消息流传开来。
既然连知县都亲自到场,其他官员富商也不好摆谱,纷纷效仿,跟着来到了店里……
店中伙计与往来宾客无不惊奇。
可宋辞知道,这一切,应该都是萧承钧的功劳……
第82章
年关前夕, 街巷被热络所充斥。房瓦屋檐张灯结彩,人们的脸上喜气洋洋……
似乎在这样的日子里,连上天都公平了许多, 愿意无差别的将喜悦向人间播撒, 不分高低贵贱。
百姓们此刻多数都是闲身,斗鸡听戏打马球。其中自然也会拿出一点银子,吃些好的以犒劳一年来的辛苦。
宋辞的食肆自从推出火锅以来, 每日排预约的食客数不胜数。
一个是口味和形式十分独特,另一个也是沾了严冬的光,让本就味美的食物多出御寒暖身的功效,备受人们喜爱。
“东家。”店内伙计一溜小跑而来, 停在了宋辞所在的柜台之前:“城西钱庄的吴掌柜差人过来, 问三十儿夜里店内有无空档,他要携家眷来此用饭。若三十那天没有, 初一也成。”
“东家东家!”另一个伙计边端着收下来的两个盘子,边到她这汇报:“久盛商号的人说要在这里设宴, 让您初一到上元节中间给定个日子,哪天都行,可着咱这边来!您看怎么给回话?”
立于柜台后的宋辞停下计算, 提着笔, 抬起头。
身上素色圆领衫搭配橙红色短褙子, 襟前刺有柿柿如意绣花, 领口和衣袖还絮着一圈绒毛, 衬得整个人的容色更为明艳俏丽。
她想了想:“三十夜里……倒是没排出去。不过那天我想给你们休假,我自己也要去过节, 所以不准备营业,你给他们回话定初一吧。”
“刚刚你说久盛商号是吧?”交代完上一个, 她又转头,对另一个伙计说道:“商号要在此设宴,恐怕规模不小,等我看一看。”
宋辞翻开独属于自己的那本簿子,上面记的都是她熟悉的简体中文与阿拉伯数字。相比于账房手里那本完全看不懂的,还是这本更能带给她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