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桌的两侧,按次序整齐摆放几张客桌,先入场的食客静坐观看,数十道视线齐齐聚集在她身上。
与屋内食客的认真不同,外面吵嚷声冲天,直到伙计上前称新菜试演正式开始,人群才转换成窃窃私语。耳边虽安静下来,但接收到的目光更多,使得心里吵闹起来。
宋辞沉了口气,默不作声,专注看着眼前特制炭炉上架着的炒锅。
西丘本无烹炒,自然也无炒锅。这还是她开了食肆以后,同陆行川专门找到遐州一有名的铁匠,去糟粕取精华,打造一批她用起来稍微顺手些的炊具。
思绪间,锅中油温热起来,她抬手拨入盘中切好的葱姜蒜丝,芫荽段,中小火炸干炸酥,榨出香气。去渣留油,继续放入生熟两种辣椒碎,煸香收水,停留片刻加黄酒泡制过的香叶茴香桂皮八角等香料,用翻炒将各式调味料的特质充分融合。
待炒至颜色渐浓,变为暗暗的红褐色时,放入两勺豉酱,最后放花麻双椒,短时内激发出香味,尽量不在锅中多做停留,以防软烂味苦,失了原本的鲜活。
临出锅时融进几颗晶糖,加入盐巴调味。
宋辞忙中抽闲取过一支竹箸,用尖部沾了少许点在舌尖。味道尚可,移开火源出锅。
因西丘牛肉牛油普通百姓鲜能买到,造价又高,所以她便放弃了牛油,改制成清油,倒也麻辣鲜香,令人口水直流。
她盛出底料的间隙,店中伙计立即上前,换成敞口煮锅放在炭炉上,注入铜壶中烧好的沸水,撤走她用过的空盘和筷子。
水本就是滚开的,到锅中没多久便再次翻起泡泡。
古代的条件有限,她尽可能用食材配料进行还原,却始终做不到与现代齐平。
为了让滋味变得更浓厚,宋辞又往水中放了几块姜段,一把干麻椒,几支鲜辣椒……虽然这期间她自己也在收购和培育,可家底甚微,中间有许多都是从系统商城里兑换出来的,可谓是下了血本。
待底料充分融开后,纯澈清泉变为升腾的火焰。宋辞解下围裙和绑带,优雅地在身前铺了一块粗麻布,以防喷溅,随后开始了自己的沉浸式吃播……
西丘当朝的食材尚且匮乏,许多火锅中的绝顶美味都还没有出现。
不过这一遭主打的是火锅的形式,让大众熟知并喜爱。
只要火锅吃法流传来开……里面还不是想烫什么就烫什么!
她早晚都会让牛肚虾滑鸭肠土豆玉米贡菜川粉一众明星食材……统统和大家见面!
宋辞在心底八字手摩挲下巴:也不知道当场雇伙计抻面,会不会搞侵权哦?
她烫了点羊肉,茼蒿,冬瓜,萝卜,嫩菘菜,芸蔓。
多数可以说吃的不是菜和肉,而是这麻麻辣辣的滋味。
羊肉赤白相间,新鲜干净,在汤底中滚了两圈,变为褐色,入口滑嫩弹牙。
西丘寻常便多以羊肉及部件为食,极其着重饲羊,以至于肉的品质皆为最上乘,少腥膻多鲜香,被火锅这样一洗礼,更是异气全无,只剩满口留香。
青叶菜烫过后,从原来的大小缩减到四成,软而不烂,裹着琥珀色底汤而出,咀嚼间椒麻混合汁水清甜,十足解腻。
宋辞只为了展示,所以没有大快朵颐,仅仅每种象征性尝了一点。
素净的一张小脸被热气熏烤着,微微发汗泛红,柔嫩的双唇也被辣出凤尾花的颜色。
她的姿仪雅致中不失畅快,酣畅淋漓中不显粗鄙扭曲,落入观众眼中无疑是视嗅听三重享受。
自打调料下锅开始,直到完毕,空气中深嗅的声音络绎不绝。
所有人都在跟随着宋辞,暗中吞口水,属实是一人吃百人咽。
大家都好奇,每个人都想问……但又都怕破坏这静好的局面,不忍率先打破。
最后还是宋辞吃完后,放下碗筷,咀嚼完毕喝了点茶水。
半晌,她抬头看向周遭食客,落落大方。
“今日的清油麻辣火锅品评结束,味道重麻重辣微咸,将肉菜涮至断生,搭配酱蘸料,麻椒辣椒激出了肉原有的香味,使其更为出彩。平日里朴实无甚特殊的青叶菜,也滋味十足,清爽解腻。吃后久久,唇齿依旧酥麻火辣,令人上瘾。沸腾的热锅外加辣味增汗,实属冬日酷寒中暖身暖胃最佳之选。”
“只是有一点,患有胃疾或口疮,再或是年纪太小的孩童,不适合食用。”
语毕,屋内屋外鸦雀无声了片刻。
随即一道观看后发自内心的掌声响起,紧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直至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