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拍胸脯保证:“阿荀哥,我能干很多活,也不怕累,你就留下我吧,我家里也都安排好了,不会耽误了的。”
陈荀见他面上忐忑,带着祈求,连忙解释道:“来之前三伯已经告诉过我了,是事先问过我同不同意,我答应了才带你来的,不然这会子你也不会在这里了,所以你不用想那么多。”
王家冬听了顿时暗松一口气。
“你也看到了,我这里活肯定不会少的,工钱的话给你开每个月五十块钱,你看能行就留下来干。”陈荀说道。
五十块钱?不说王家冬听到的时候愣住了,就连陈三伯和村支书都惊讶住了。
不过是店里打杂的,这工钱放外面算偏高了。想想要是大家都给这么高的工钱,不是人人都往店里挤嘛。
陈三伯咳了下出声,委婉提示陈荀:“阿荀,是不是口误了,确定是这个数吗?”
陈荀点点头:“没错,是五十块钱。不过这也不是白拿的,我们店里凌晨就得起来干活,到晚上九点关店门。一天三波高峰期迎客不说,其余时间还得备菜洗碗收拾桌子,什么活都干的。所以工作量不少了,我开这个数不亏。”
他们几人是考虑过的,他们也心疼钱啊,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可是这么多活总要有人干的,工钱不给高点谁会来?没人是傻子,多花几块钱招个听话的多省心啊,大家都得利了。
陈荀还是把丑话说前头,给人打个预防针:“不过我有言在先,工钱开了不是招个闲人的,眼里要有活,能干肯干才行,不然的话人我们就不要了,哪来的回哪去。”
“阿荀哥,我能行的,一定好好干,不会让你们失望的。”王家冬连忙表态。
“行,那就留下来跟着我们干吧。”陈荀点点头。
至于住的地方,本来陈荀他们是打算让人自己出去找个地方的,他们不负责安排这事。
不过王家冬虽然是个小伙子了,也懂事知事,但是毕竟还年轻,又没出过远门,身上没什么阅历。
陈三伯想着这样的孩子出去了最好骗,万一跟着别人瞎混学坏了,他也愧对村里,毕竟人是他带出来的。
所以早在电话里就和陈荀商量这事过了,陈荀觉得三伯的担忧有道理。
所以考虑了一会儿想到了他们这也不是不能住,等关店门了收银台那里就能睡。
他放那里的躺椅可以放平了当床睡,觉得挤的话把躺椅挪腾出来打地铺也是可以的,克服下也能住人,条件不算太差。
既看管了家冬这个半大小子,又能省了一笔房租,一举两得了。
当下就和王家冬说了这事,他自然是一百个愿意。
大家都帮他安排好了,而且是为他着想,他自然是明白大家的好意,心里也暗自记着这份情。
第30章
招人的事情就这么安排好了, 王家冬从今天起在店里做工这事也定下来了。
村支书看他们把事情都商量好了,机会正合适他说话,才开口说出他的来意:“阿荀啊, 我来也是找你们有件事要跟你们说的。”
陈荀有些惊讶:“叔, 什么事啊?”
他一时想不出来村支书怎么突然找他们, 论理来说这段时间平静得很, 没什么大事才对,居然值得村支书特意跑一趟。
村支书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听你三伯前段时间回村说你们店里的装修全是你们自己一手操办的,好看又不费钱, 我就想来看看。”
说到这里村支书又接着说道:“我不是也快建新房子了嘛,叔这次是准备弄好点用来做养老房的,琢磨着花点心思让家里住的舒服一些。”
“这倒是,房子一住就是好几十年呢, 既然花了钱是得弄好点,不然住的不舒心感觉钱也打了水漂。”陈三伯在一旁点头赞同。
这可说到村支书心坎里了:“可不是嘛,我也是这么想的,辛苦干了一辈子活,临到老了享享福多好。”
这几年日子渐渐好过了, 大家也没以前抠搜了。
条件好些的人家隔三差五就能买肉吃,稍次一些的人家十天半个月也能吃上一回。
哪像以前,逢年过节才有肉吃。就这, 好些人家还没这条件,一顿杂粮管饱就是顶好的了。
人嘛, 填饱了肚子, 这生活水平一上来就有心思琢磨别的了。
村里好些人都想换砖瓦房住起来,大家铆着劲在攒钱, 指望哪天一马当先做第一个住上砖瓦房的人,好在村里风光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