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春深(20)

作者:Ms.周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夜幕落下,清风楼里的白灯笼亮了起来。一楼的主卧已经空了,原本就冷清的清风楼这下子更是静得让人发瘆。周妈也是一身黑色孝服从大门外进来,嘴上嘀咕了一声,“下葬了。”

季夏躲在主卧室里,抱着本《三字经》出神。眼睛应该是生涩了,眼泪一行行地流下来。说了一辈子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周老爷子去世了,今天下葬,而他最宝贝的孙女周季夏只能在家为他守灵,不能送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阴森森的主卧里只点了云石桌上的灯。红木梳妆台上的镜子,梳子,胭脂,眉笔一字排开,周老爷子以前每天都亲自擦拭一次,那些全是她奶奶的东西。梳妆台的右边放着一张合照——中年时的周老爷子夫妻。那是拍摄在北平,季夏记得她母亲说过,奶奶在北平去世的。

她躺在周老爷子的床上,幻想着爷爷在最后一刻说的话。“救小小。”如果不是因为她被绑架,爷爷是否不会死?

云卿捧着一碗面和药进来。煤油灯把他的影子拉长,倒在爷爷的床上,季夏兀的坐起来,却发现是云卿。

“哥。”季夏哽咽地叫了他一声。

“吃点东西再喝药吧。不管多重的伤都会有痊愈的一天。”云卿微笑着,弹弹她的额头。季夏记得,那年她母亲去世,云卿说过同样的话,做过同样的事。以前她常闹爷爷和妈妈,为什么她没有哥。结果那年她母亲走了,多了个哥哥。

“哥……爷爷走的时候,有留话给我吗?”

季夏被绑架后,李先生和何先生的人全平镇在找她。绑匪把季夏的鞋子送到清风楼就惊动了周老太爷,见到绑匪的信后,周老太爷更是晕了过去。周妈派人去何园找周云卿,结果何先生,二太太和何威廉都来了。周云卿当时想,幸亏他们来了,有些事也该当老爷子的面说清楚。

“老爷子只说,事情都安排好了。救小小。”

老爷子说的事情,是指对季夏的安排。光绪年间,周老爷子供职翰林院,交好傅家。后傅家公子拜周老爷子为师,两家成世交。周老爷子辞官回平镇后,两家仍有书信往来,傅家也交代平镇官员,礼待周家。傅家到了季夏这辈只有一子,早在季夏出生后便定下来。只是旧朝覆灭,周老爷子顾虑周伯邑和如今政府关系的缘故,从未向季夏提及。老爷子把扳指给了周云卿实质上是把周家的门第重担给了他,而季夏就成为他的包袱之一。

所以,季夏说,“哥,以后我只有你一个亲人了吗?”

七月,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分明已经是秋天,可总要拖到处暑才算完。如同这世上所有的不愿面对的事,总要有个告别式才算结束 。

审判算一个,分离算一个。

乡公所设在一座四层高的碉楼里。这座碉楼较平镇的其他的碉楼而言要少了许多西式的风格。外墙上更多是传统的灰雕和浮雕,雕刻的内容从孔孟到神佛。一层供奉一尊关公像以及平镇历代的功勋者。就在几天前,周老爷子也入主乡公所。

季夏对乡公所的印象,不是审判,而是“华山论剑”。

十二岁那年,全平镇的有识之士都聚在乡公所的二楼,当着孔子像面前,讨论梁先生说的‘开明专制’。”

开明,专制本就矛盾,梁先生竟然说民国,就该实施这开明专制体制。平镇的“山野村夫”对此议论纷纷,决定开坛辩论,所以请来周老爷子和何先生这样的专制与开明的代表。但凡有这种开设讲坛的事,何先生或周老爷子都会带上季夏去凑一下热闹,季夏也十分热衷。

那天乡公所的一楼和二楼被围得水泄不通。周老爷和何先生领着季夏坐在主席台,看着台下的“秀才举人”唇枪舌剑。

赞成方说:今民国之政治无异乎三国,军政官僚一国,立宪改良派一国,革命派一国。这其中开明与专制交织激荡,三国彼此牵制,因而要顺势而为。

反对方说:开明专制相互矛盾,国体不明,治国者则不定。开明与专制,二者谁为轻重?既为民国,民主之国,为何专制?ʝʂɠ

赞成方认为,军政官僚是专制代表,但谁政治和军事实力最为雄厚,是为权者。革命派最为开明,最得民心,为国政之操手。此二者割离则使国之不稳,需立宪改良派上下调和。反对方举例法国数次政体更迭来攻击,从专制到立宪到帝制复辟再到民主共和,八十余年的兜兜转转说明民主才是潮流。

第14章 夏·一骑红尘妃子笑(13)

而此刻,郑姐和刘旭安排在这么“开明专制”相结合的碉楼里进行审判。巧合的是,这还是一场秘密的审判。审判者的只有作为乡绅代表的镇长、何先生,周云卿以及李先生和秦少庄。

上一篇:贪图媚香下一篇:误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