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春深(170)

作者:Ms.周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季夏问他为什么给得这么爽快,何威廉说,“从奉天军械厂入股到撤资,中间托赖他们秦家赚了不少,就当做为回报。”

离开Once的时候何威廉劝告她一句,“还是跟云卿和好吧,他毕竟是心疼你的。”

季夏何尝不知。这些年在法国的财政支持者一直是周云卿。季夏的股份没了,可每年的财政大会后她的银行户口都有一大笔进账,那是周云卿按她转让的股份给她的分红。再者就是他定期给的汇银。他是真的心疼这个妹妹,但也更担心周家最后再次沦为政治牺牲品。

作为周家的过继子,周云卿也是出席了何二太太的葬礼,何况还有何家的交情在。何威廉今天是见到了周云卿了,他们两兄妹难得见上一面,故而提出这一劝告。

季夏也是想跟他聊聊的,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

在清风楼等着她的不是周云卿,而是久不见面的秦喻。她当时就坐在正厅的椅子上陪着周妈在闲谈。两人聊得有些尴尬,因为秦喻说的岭南话带着浓浓的官腔,而周妈也不知听不听得懂秦喻的意思。

秦喻见了季夏一点都不讶异,讶异的也只能是季夏。为什么人们有时会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感到惊讶呢?答案大约是——结果非所愿。

季夏不想看见秦喻吗?当然不是。这是在清风楼看到秦喻的情况无异于当年秦少庄把季夏带回奉天的都督府。因为彼此的身份并不是客人这么简单。

周妈见了季夏,急急忙忙地迎了上来接过她的行李。然后左看看右打量,嘴里念叨着“谢谢观音大使保佑!”、“谢谢佛祖保佑!”

“周妈,我过得挺好的!”

“你是过得挺好,在国外这么久也不给我寄封信!”周妈说着说着就哽咽了,“一点也不知道周妈挂念着你。”

“知道的呀!这不是一回来就到家了嘛。”

“呀!还以为你住那边……”周妈打了打嘴,想起何园那边如今乱做一团,况且何园的大太太回来了,季夏留宿也不合适。“我都老糊涂了!你先坐着,我去给你收拾一下房间。”然后又指了指秦喻,“那是你哥……”

“周妈,我和秦喻是朋友。”

秦喻倒是有些怯意,忐忑地走上来说,“季夏。”

季夏朝她张开双臂,笑了笑,拍着她的背说,“我以为以后很难再见到你了。”周妈见了这么一副姐妹情深的画面便走了开,徒留她们两人ʝʂɠ详谈。

夏夜暑气未消,流萤倒是翩舞进屋来。两人坐在天井边从井里打上凉水浸着脚消暑气。突如其来的安静让两人稍显尴尬,四年未见,足够让这对小姐妹各自成长,让彼此倍感陌生。

第103章 夏·当时只道是寻常(23)

谈话是以秦喻的私奔的开端,过程又交代了这些年她随周云卿东征西跑,为了隐藏身份她又化名为周俞,对外称是周家的远方侄子,跟着周云卿打下手。

秦喻说,“有过好几次,我们遇到暗杀。还好他谨慎,又亏得神明保佑,我们才活到至今。”秦喻说这话时,季夏留意到她手上带着的那串菩提子,色泽圆润光亮,看得出她的虔诚。旧时波涛汹涌的事,如今从秦喻嘴里说出来只带着几分平静和欣慰。大约是她认为周云卿的这些年岁里有她。可若把如今的秦喻与当年在都督府佛堂外的秦喻对比,实则生出许多讽刺。

周云卿成了她的迷信。

“我哥呢?”

“广州有急事,他回去了。”周云卿回去了,却把她留下。“别多想,如今的政局你也知道,他是真的不可分身。”

“你放心他自己回广州?”

于此,秦喻便不回话了。看着井阶的青苔,眼角伤怀。她转问季夏,“这些年在法国,可好?”

季夏原是想用“挺好”两字带过,却于嘴边说不出来。于是她也看着井阶的青苔不回话。

后来,下来一场小雨。开了天窗的天井便有了一场雨的涟漪,两人看着的木盆的起伏,一股愁绪伤怀引上心来。

也不知是谁把心底那句说了出来,“奉天,该走一趟了。”

窗外的小雨淅沥淅沥地闹了一晚。古人云:好雨知时节。这场不大却又绵长的小雨过后还没有知道是个什么时节。心里烦闷着季夏披着单衫便坐了起来,划了火柴点了云石桌上的琉璃盏。此时屋里的暑气已经散开,窗外的竹叶又在雨中淅淅作响。

细白的脚上堪堪挂着白色缎面的绣荷拖鞋。按理说,这鞋不该是季夏穿的,周妈在收拾的时候说了句,“呀,太太做的补子,修修剪剪最后做了拖鞋。”季夏便把它留下了。

此刻,她左手托着腮,右手则摊在云石桌上,琉璃盏斑驳的影子就印在她修长的手指面,食指与中指一上一下地敲着这桌面。似有韵律,却又听不出何出戏,哪段曲。

上一篇:贪图媚香下一篇:误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