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喜欢了?”赵嘉锐没来由地心头一跳。
许一诺挖掘内心想法,坦言道:“也不是不喜欢了,是没那心情了。喜欢一首歌的时候,我是真喜欢,天天听、天天听,能听个上百遍、上千遍。 等时过境迁、心情不再,这首歌就搁在一边,再不听了。就好像它只能陪我到这里了。”
想想又补充:“也不能说是再也不听了,可能隔个几年,我又想听了。也讲不定。反正这就是我的听歌理论。”
这理论有点玄乎,赵嘉锐默默听着,没接话。
第40章 捡到宝了
晚饭吃在南京大牌档。
有道素什锦深得许一诺喜爱,说是南京人年夜饭桌上必定会有的一道冷盘。一道合格的素什锦里头至少要有十样不同的素菜,寓意十全十美。选用的素菜也有讲究,例如黄豆芽形似如意,寓意“事事如意”,芹菜谐音“聚财”,黄花菜则寓意“花样年华、前程似锦”。
除了招牌盐水鸭,这道素什锦最对许一诺胃口,咸鲜清淡、爽脆可口,不免多搛了几筷。
赵嘉锐的那位朋友叫宋岳,人很热情,看许一诺多吃了几口素什锦,就问要不要再叫一份。
许一诺摆手说不用,吃得恰到好处,留有余味地惦念最好,一下子吃猛了容易腻,感觉就差了。
宋岳看看赵嘉锐,笑说:“倒也是这个理。”
许一诺面上浮个微笑,继续低头吃菜。她跟这位宋岳不熟,自然不会多聊什么。
席间安安静静的,顶多说几句菜品怎么样、南京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没有旧友相见的热络亲昵与高谈阔论。许一诺猜测,怕是碍于有她这个外人在场,那俩人聊不尽兴?等吃得差不多了,借口去卫生间实则去外头透气,顺便给人留空间、也给家里人报个平安。
许一诺走后,宋岳转头跟赵嘉锐说:“就是她吧?”
赵嘉锐没听见。他一直目送许一诺离桌,看她全程言语不多,担心是不是有外人在让她不自在了?
“哎,回神了!”宋岳在赵嘉锐眼前挥手,等赵嘉锐回头,用一种心知肚明的眼神看他。
赵嘉锐笑笑。
宋岳半是认真半是玩笑道:“真要改造花园农场?二十亩地呢,可不是说着玩的。”
“真的。不然怎么会来南京?”
“就因为追她?”
赵嘉锐正色看他:“当然不是,这是两码事。”
“Sorry,是我多话了。”宋岳抬手抱歉,也换了严肃面孔说,“单从商业角度来看,在乡村打造花园农场是个好项目,跟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都搭得上边。就是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一下子填满二十亩地可不是小事,况且养花又是看天吃饭的行业,我只是提醒你万事有风险,尤其准备得不充分,则风险加倍。”
赵嘉锐说:“建养羊厂房、成立畜牧业公司前,我也什么都不懂。”
“那不一样,至少你爷爷算是半个专家。”
“哪就担得起专家这个头衔了,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
“就算不是专家,那至少几十年的经验摆在那里,不会差多远。”
言下之意是许一诺并无经验可言,贸然分她这么大摊子不算妥当。
赵嘉锐警告性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宋岳意识到触了他逆鳞,而他也摆明了不想跟自己理论,识趣地没再追问。
半晌还是忍不住:“不是,她就那么好?”
赵嘉锐陷入恋爱的那三个月,他作为旁观者是亲身看在眼里的。记得这人一向寡淡的脸上突然容光焕发,嘴角时常浮着笑意,开始关注上海的天气、关注时尚公众号,有次去商场吃饭还专程去看Jimmy Choo婚鞋;开始手机不离手、时不时就要看上两眼.,看对面有没有回复信息,看对面的朋友圈又更新了什么内容;开始频繁拍照,哪怕看到一朵花开、一片叶落,都要凑近拍张照片发过去,吃到好吃的、看到好看的更是如此,迫不及待要跟对面的人分享。
他当时还嘲笑这人铁树开花,看着落落穆穆,结果居然是个恋爱脑。向来毒舌的这人竟然歇了声,含笑领了这个称呼。
短短三月,他看这人心甘情愿地沉沦在异地恋的情网中不可自拔,在被毕业论文轰炸得焦头烂额之际还抽空跑去上海两趟,回来后熬大夜找资料补论文也甘之如饴。
热恋也好,他想。至少说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谁想到,不过一通电话,他眼睁睁看着这人迅速溃败。从老家奔丧回来后,更是面如死灰的行尸走肉一具。
作为难得投缘的好兄弟,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前女友,他隐约是有不满的。直到今天见到真人,他也没觉得……好吧,他承认,人确实挺漂亮,但漂亮也不能当饭吃。再退一万步,行,他就客观点,人不光漂亮,还礼貌、有分寸,看着挺舒服的。但那事就做得不厚道,哪有一通电话就草草分手的!可害苦了他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