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当初我也跟着朱五混了。”
谢安二人听见此话精神一震,朱五,不就是她们要调查的人么。
“哎,几位大哥,你们说的朱府是县里的哪家大户吗,听起来好似很气派啊!”苏巧敏接了话茬过去。
几位大哥很是热情,“兄弟怎么连朱府的人都不知道,莫非是外乡来的。”
“是,家中遭逢大变,我们兄弟二人是来投亲的,刚刚听你们说,感觉朱府好像是大户人家啊!哎,不知道招下人的话我们兄弟二人怎么样,总要在这边找个谋生的活计不是。”
“你们二人应该不行。”大哥看了看他们,摇了摇头。
谢安结过了话茬,“这是为什么,难不成你看我二人是那惫懒之人?”
“不是,朱府现在是要买家仆,不是与人签订契约,你说说,你二人可愿卖了自己,入奴籍?”大哥一脸笃定。
“那确实不愿意,可惜了,可惜了。”巧敏故作遗憾般摇了摇头。
“是啊,两位兄弟那是不知道,这朱府的老爷原来也只是我们县乡下一个佃农,后来和儿子朱五举家去盛京投奔远亲,在那里谋了差事,谁曾想多年回来,竟是发达了,这些年又是开铺子,又是做买卖,光换宅子都换了两回了!”
“哎哟,这着实令人羡慕,兄弟,要不你我也去盛京闯闯?”巧敏一边对着谢安说话,一边挤眉弄眼。
谢安看着上来的饭菜,若有所思。
大哥哈哈一笑,“我看行!到时候咱们也去发一个大财。”
大厅里的话都是笑谈,这年头,要不是家中遭难的,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谢安和巧敏晚上坐在客房的桌边,二人开始思考明日如何接近的计划。
“不怪上面要查,这朱五确实有些蹊跷,虽然是在盛京,但也是做奴仆的,哪里就会有这么多钱财回来置办产业。”
“那怎么办,要不我们直接把人带回去,让主子亲自问话。”巧敏在旁边皱禁眉头,只想快刀斩乱麻。
谢安却制止了,“不行,我们是来调查的,要是人家真的没什么问题,只是积攒了钱财有些经商之能呢?”她卡了壳般顿了顿,随即继续道:“主子这件事本就是想暗中调查,还是不要打草惊蛇为好。”
“那怎么办?”
“这样吧,明天我混进县里人牙子买卖人口的地方,想办法被买进朱府。你在外面打听消息,最好去朱五的老家这些调查一下,如果朱五一切正常便罢,若当真有蹊跷,再请示要不要把人捉回去。”
“好。”苏巧敏思索一番,觉得可行。
第二日,二人进了县城越好会面时间地点后分道扬镳,谢安改了容貌以后混进了人牙子买卖的人口中。
那朱府的管家与婆子来相看,挑挑拣拣的就连着谢安挑走了好几人。
然而等谢安到府后,才觉得事情确实有猫腻,为了少被人打听问话,她扮作了一个哑巴孤女,谁曾想,进府被安排进了朱夫人的院子。
这院中,除了近身的那几位,竟然半数不是哑巴便是聋子!
过了三五日,月黑风高之时,避过府里众人,他们二人寻了机会在府外会面。
原听朱五乡下哪些穷亲戚说,“那朱五小的时候,瘦瘦小小,长得一副精明相,谁曾想盛京中过了那么些年好日子回来,竟然膀大腰圆,生生混成老爷相了。”
还有些不满的,“人家现在可不是老爷么,自从回来,那还记得我们这些穷亲戚啊,家里有个大事小事,婚丧嫁娶什么的,哪里还请的来人哦!”
这属实不对劲,二人连夜传信回盛京,这边则按兵不动继续观察。
第62章
白天尚有公务, 回到侯府周敬尧才来得及处理自己的事务。
手里的信件文书一封封看过,直到手中出现了熟悉的字迹。这是谢安写的,他几乎一眼便认出来了。从溪郡回来后在并州那些日子, 是二人最和谐的时候, 倘若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偶尔会在谢安院子的书房处理事务。
她偶尔在身旁,二人虽互不干扰, 但相陪的时间总是过的飞快, 只如今, 却连见一面都要处心积虑了。
周敬尧轻轻的摩梭了一下手里的纸张, 凝神读了下去。
福莱便看见他们爷读完信后抬起头, 皱着眉头一脸凝重的表情,书上的信件被放下, 周敬尧漫步走到了窗前, 看着外面空无一人的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