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丞相深深地望着沈宁。
后侧,顾景南却难挪开眼神。
元和皇帝沉默半晌,便是笑出了声。
他颇为钦佩地望着沈宁,“想常人之不敢想,行常人之不敢行,好一个沈家沈宁,那朕便如你所愿,如此,算是给出了一个交代。”
“臣沈宁代行军叩谢吾皇!”沈宁再次匍匐。
“起来吧。”
“是!”
“老战神。”元和皇帝看向了沈国山,“少女失踪案,查得如何了?”
“背后主使隐蔽得很,许是打草惊蛇,他们都没露出什么马脚,老臣还在查。”
“有老战神查此事,朕很放心,就是个时间问题。”
“臣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元和皇帝点了点头。
“圣上,江淮州袁步丞前来上京请罪,已在殿外跪着,此乃袁将军的奏章和军报。”
“让他好好地跪着吧。”
元和皇帝凶狠地道:“若非他在关键时刻去剿匪了,北幽之战,不至于如此惨烈。”
说着,便翻开了袁步丞呈上来的东西,眉头却是一皱,旋即道:“袁将军此次剿匪,竟挖出了一座金矿?”
听到这话的沈宁和父亲沈国山、兄长沈惊风,心脏都是咯噔了一下,随后跌落进了万丈深渊般的低谷里。
功过相抵,袁步丞怕是安然无恙了。
沈宁低垂着头,眼梢却蔓开了一抹猩红。
金矿是剿匪挖出,还是早就有之,只等出了事再报,只有他袁步丞的心里清楚。
“竟有金矿?”君尚书惊喜道:“正好可以开采金矿,用来重建北幽,好让北幽的百姓们过上富庶的生活。”
“若是如此,确实可行。”元和皇帝点点头。
老太监陈喜弓着腰忙道:“皇上,那开采金矿的袁将军还在外跪着呢。”
“让他进来吧。”元和皇帝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金矿,那可是整个大燕的喜事。
不多时,身形魁梧结实的袁步丞便大马金刀的走了进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这殿上唯一的女子。
就算从未见过,也能认出是那个叫做沈宁的家伙。
随后半阖着眼皮,跪了下去,“罪臣袁步丞,见过吾皇,吾皇千岁千岁千千岁。”
“你确实有罪。”元和皇帝道:“支援行军,刻不容缓,若有你的支援,北幽之战何必如斯惨烈。”
“臣有罪啊。”
袁步丞痛心道:“可恨臣被金矿之事冲昏了头脑,当时听说有金矿的迹象,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就想着即刻前往,且是对外宣称为剿匪,担心人多眼杂,乱了大事。臣是柴门出身之人,深知民生之艰苦,若有金矿的话对于大燕来说意义非凡,那些贫苦的百姓们将能过上好日子了。但臣没想到,就因为这一时的心急,便没收到军报,误了良机。臣有罪啊!”
第165章 荣华宫楚皇后,长春台设家宴
“你发现金矿对江山社稷有益,是为大功,未曾支援麒麟行军,虽说是大罪,但也是时间上的阴差阳错。因而虽说可以功过相抵,但北幽之战实属惨烈,与你也脱不了干系。故此,北幽的战后之事,你得做到尽善尽美。逝者已矣,莫不可让活着的百姓心寒,也算是你去赎罪了。”元和皇帝皱眉道。
他看了看沈国山、沈宁等人,抬手揉了揉眉心,神情多为无奈之色。
世人只知九五之尊,万人之上,殊不知这帝王权衡之术,也让他这个大燕天子心力交瘁。
万事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袁步丞固然有错,但袁步丞却也不知情,若是重罚,亦是寒了江淮州的人心。
“臣谢皇上圣恩,北幽战后之事,务必做到最好,来报皇恩浩荡!”
袁步丞匍匐在地,声音中气十足,似如钟鸣般震响于金銮殿上。
两侧百官,心思各异。
下朝之后,众官员沿着象牙白的阶梯往下走。
或是独来独往。
或是三五成群。
“沈老将军,请留步——”
袁步丞脚步飞快地追上了沈家三人。
“袁将军。”沈国山淡淡道。
沈宁垂着眼睫,薄唇紧抿,始终是一言不发。
元和皇帝对于此事的处理,她能理解,却不能苟同。
但作为臣子,更多的时候, 都不能僭越了规矩,此乃君臣大忌。
袁步丞看了眼沈宁,“想必这位便是沈家之女沈宁沈将军吧。”
“正是小女。”沈国山冷漠如初。
“沈将军,未曾支援行军是袁某之错,你所率领的行军死伤惨重,为此袁某深感哀悼。”
袁步丞叹息道。
沈宁懒懒地抬起眼眸,似笑非笑地望着袁步丞。
“袁将军为家国利益开采金矿,何错之有?”沈宁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