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开国的有功之臣论功行赏,留侯,薛怀义封国公,暗中相助的邠州节度使谢琅封侯。
新朝带来了新的统一,剜掉了血肉,打碎了筋骨,流尽无数脓血,捏碎疮疤,齐朝欣欣向荣。
自此,九州中原,开启新了篇章。
第38章
番外合集
薛竹
封后大典上, 幽州旧臣子看清了皇后娘娘的面容,容色姣好,杏脸桃腮, 端庄大气, 容貌还隐隐有些熟悉, 在哪儿见过?
嘶——
想通了的大臣惊得了舌头,那不是孟华吗?
一定是眼花了,皇后乃孟华表妹,长得像是应该的。
诶,对了, 孟华这几日是不是告假了?
纵然朝臣再不愿意相信皇后和孟华是同一个人,接下来发生的事儿, 逼得他们相信。
元韶一道旨意打得朝堂措手不及, 皇后垂帘听政,皇后竟然参政了?!
千百年来闻所未闻的事,陛下定是被妖后所惑,御史台轮番谏言, 折子如雪花飞进了勤政殿。
痛斥更有老臣以死相逼,若陛下一意孤行, 他就撞死在御史台,以死明志。
然,元韶开国君主,我行我素,软硬不吃, 丝毫不管外界的建议, 又有薛国公为妹妹撑腰,朝野的反应虽聒噪了点儿, 也没掀起什么大风浪。
渐渐的,他们不得不习惯皇后参政,猜一猜那朱批御印出自皇帝之手还是皇后之手,给朝堂工作多一点趣味。
齐朝初定,江山稳固,但还有些小叛乱,边境异族骚扰得也多了些。
元韶好战,便趁此机会远征边疆,留薛竹镇守京都。比起皇帝,元韶更像她的大将军了,粮草军费都要过一遍薛竹之手。
这日,薛竹在勤政殿内批奏章,奏章是博陵侯孟华上的,请皇后重开海禁,自己给自己提的建议,薛竹爽快的同意了。
“朝野有些流言。”已晋升为御林军指挥史的郑英给薛竹报信,好让她掌握流言动向。
“皇后不通政事,垂帘听政简直是胡来。”一边模仿着口吻,郑英好生无奈。
“车轱辘话我耳朵都快生茧子了翻来覆去只会说这些。”
薛竹浑不在意。
“阿竹你不怕?”
“怕什么,我这不做得挺好?”
薛竹对自己参政的评价不低,再说了,她没捅出什么大篓子。
“唉,总会说让有才懂行的来。”
“有才?懂行?”
“诚然,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她已经习惯外界之语,冷笑道,“前朝历代,那些参政的王孙公子,刚接触朝堂时有几个是真正懂朝政、懂民生疾苦的,怎么到本宫就不能学了?”
“那些庸碌草包都碰的,凭什么我碰不得?”
她想那样做,便那样做了。
“可非议太多,对你不好。”多少人说她夫人手段,低劣难当,不耻与之为伍。
薛竹胸中激荡着豪气,一个个达官显贵,将其称之为权术手段,功名士子碰之。观之史书,有的,裙带上位之人也别太明显了。
她这算什么,何况人生下来就从依附母亲开始,还不兴成长了?
何必以最初的偏见看人。
“阿竹,你当真不一样了。”郑英感慨,这样很好,眼里有光,也永远生机勃勃,闪耀着对权势的渴望。
薛竹摇摇头,若非如此,她答应元韶做什么,因为感情?当然是为了权力啊,元韶可以给她机会,搅弄风云。
虽然人们向来避讳直言,可她不会骗自己。
她忽然有感,问起了郑英,“你说阉人是什么?”
“去了势的宦官。”
“对啊。”薛竹附和,“丢掉了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便称作阉人。”
“阿英,我走到今朝才明白,人的七情六欲是与生俱来的,对权势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合适的时间到了,就会显现出来。”
“可世情对女人的要求,却是温顺无害,权欲害人,被迫丢掉与生俱来的东西,何尝不是另一种阉割呢?”
笑谈间,薛竹又批了一份奏折。
**
谢琅
元韶夺得天下,对谢琅没什么影响,她与元韶有默契在先,守住边疆,元韶不会把主意打到邠州,也因如此,邠州的实力得以保留。
默契在于摇摇欲坠的一点。
谢琅提前洞悉一二幽州的把戏,她没有拆穿,也没拿来和别的势力合作。也因为她也有把柄在元韶手中,她是一个女子。
即便谢琅已经强大,强大到能压制住谢家所有反对的声音,她仍然不愿意暴露自己是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