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她一个长公主,在后院养面首也无人可指摘,顶多名声不好,可高山长公主为了好名声来糊弄人,大家的风评就变了。
长公主受皇帝召见,出宫后皇帝就赐下了四个才貌双全的年轻男子,把高僧祈福之事交给了太子与赵王一同负责。
长公主拒绝不得,心情却十分不妙,一时之间并不想看见与王逢之有牵扯的薛竹。
这些时日,长公主闭门不出,低调行事,也没让薛竹进过公主府,直至皇帝有诏。
当今意在祈福,目不见黎民百姓,乐意听阿谀奉承之语,护国寺主持不知是真有道行,还是顺应皇帝的心思,提议挑选命格吉祥,八字与国朝运气相合之人去护国寺聆听佛音,祷告祈福,沐浴焚香,斋戒七日。
这般虔诚,此次为天下祈福才能圆满。
皇帝欣然同意了,依照主持给的命格八字,从皇室血脉中挑选了相符的公主、宗室,甚至连大臣家眷也没落下,遴选了九九八十一人。
为国祈福便是有功,人人都以中选为荣。
在多少人遗憾自己差点运气没中选之际,薛竹却被挑中了。
她没想过自己能去,云水村遭了难,死的死,逃的逃,即便去查也很难查清她的底细,可她自己清楚自己的命格,二十年来的过往实在算不上有福气,这世道变得她都能选上了?
长公主也没料到她有这个福气,包袱款款将薛竹接入了公主府。直到高僧选的时辰到了,和另外八十人一同送入了护国寺后山。
入了护国寺后,成日清修。
薛竹单独住在一间禅房,无人服侍照顾,事事自己动手,表示对佛祖、菩萨的虔诚之心。每日寅时起床做功课,拣佛豆,聆听主持讲经,抄写经文,饿了吃小沙弥送来的清粥白菜,简单至极,然后继续做功课。
苦修倒罢了,在护国寺住了两宿,薛竹总觉得背后有人在窥探她。但她回头时,却连根头发都没有。
这天,她抄完经吹灯依照惯例躺下,一道身影潜入了房中。
她忽的挥手,银簪划过一道白光没有刺中,她伸手却抓住了进屋的小贼。
“是你。”
来人头上并无青丝,夜探她禅房的是个和尚,而且和她交情匪浅,是元韶,她惦记了许久,化成灰也不会忘记的元韶。
她兴奋得浑身哆嗦颤抖,元韶啊,他既然来了就别走了。
“王逢之是你设计害死的。”
薛竹见到了元韶,大概猜到是谁会这个时候让王逢之死了。
“别用害这个字。”
元韶可不认为他在害人,王逢之因果太多,鼠首两端死于自己的因果并不奇怪。
薛竹并不与他争论,他是怎么样的人,早就知道了。
禅房简单,一只蜡烛便能照亮,可以将对面的人看得清楚。
元韶贪婪而灼热的目光盯着对面之人,眼中汹涌的光芒在闪烁,在得知苏慈多了一个表妹的时候,元韶就希望是她没死,上天当真垂怜他。
三番两次确定自己没找错人也不是幻觉后,元韶才敢出现在她面前。
他欢欣雀跃,可薛竹看上去就没那么高兴了,元韶没错过她一闪而过的恶意,她恨他,宁愿与人合谋,冒着死去的风险也不管不顾要离开。
薛竹对他的厌恶隔阂,根深蒂固,非一日可以扭转。
“阿竹,我知道想做什么,我帮你哥哥报仇可好。”
他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
第26章 火葬场热身中
帮她报仇?
一口就说中她挂念的哥哥, 元韶知道的东西的确够多。薛竹甚至怀疑她入洛京后的经历,元韶调查得明明白白。
毕竟她用的是自己的姓名,薛竹对元韶升起一抹忌惮, 随后又如冰雪消融, 融化在水里, 混为一体再也看不见。
“好啊。”
元韶能帮哥哥查清楚陇平一役,让一场无谓的牺牲始作俑者得到报应,再好不过了。
答应的一瞬间她甚至玩味的在想,元韶连她哥哥的事情都自告奋勇帮忙,可知道她的仇恨是什么, 她也想找他报仇,不如先报了她的仇恨, 先杀了他自己。
薛竹答应了, 笑着笑着眼眶里就渗出了泪水,几粒沙子进了眼睛。
她等一星半点儿的泪花风干,很平静问起元韶,“我想做的, 你都知道些什么?”
她脸上脂粉未施,头发也是最简单的盘发, 一丝不乱,披一身素净的禅衣,无大喜大悲,薛竹格外的平静。
元韶原本以为他若出现在她面前,她定然会形于颜色怒斥他、憎恶他、打他、骂他、恨不得一刀伤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