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601)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结合她前面说的,众人就明白了。

司马迁写一个东西或许不一定是真的觉得这个东西很重要。

其实不只是司马迁,他们所有的文人都一样,比这个东西本身更重要的或许是它的象征意义,或许是它的领起作用。

就好像诗歌中的起兴。

又或者说,他们所追求的有始有终。

突然,能够进行解释的说法就好多好多,这让想到的人忍不住地咋舌。

怎么……怎么就能想到这么多了呢?

【直到现在我们仍旧不能完全肯定黄帝就一定是我们生物学上的祖先,但是这不影响我们认为我们是炎黄子孙,为什么呢,因为所需要的是那一份归属感,而我们崇尚的是那个时候的一些精神,我们承认的是那个时候的人们在摸索中发展从而为人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生物学是何意思?

众人虽然不懂,但却觉得似乎是一个很重要的词语。

对于他们而言,有什么比血脉传承更重要的呢?

【我们带着一开始咱们说的三个要点来看《五帝本纪》,这里司马迁要讲的是什么呢,他在其中提到舜布教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父亲要有道义,兄友弟恭,母慈子孝,家庭和睦,邻里和谐。这是舜时期的社会现状,或者说这是司马迁笔下的舜时期的社会现状,或者说是咱们所希望看到的社会现状。】

三句接连着的话,像是在绕弯子似的,让众人都恍了下神。

但若是了解幕中女子的想法之后就不难理解了。

或许司马迁笔下的那样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但是他既然写了就有一定的作用。

这个作用就是那样的社会真正存在而产生的作用。

若是把它当成真实存在的,就会更容易理解司马迁所想表达的东西了。

简单来说,就是站在司马迁的立场上去理解他写的东西。

【后来他又说道禹“兴九招之乐……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说禹用《九招》之乐招来了祥瑞之物,凤皇来翔,而天下的明德就是从虞舜时期开始的。】

【“明德”就是司马迁所强调的一个点。】

果然,这不就验证了大家的猜测?

他不是无缘无故写明德,他就是在强调明德。

能出现在文中的有用的东西一共就起到两个作用,一个是等待强调,一个是等待反转。

这里便是强调了,而前面说到的舜时的世界也是强调。

【舜的帝位是怎么来的呢?是由尧禅让而来,舜后来又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里体现的那是那个时候有着一定民主色彩的禅让制,让贤不让亲,我们大多数的时候还是比较认同这段历史的。】

【但是历史上对此并非毫无争议,许多学者就认为,禅让是不存在真正的禅让的,更有可能的是“臣弑君”,这个说法也不是凭空的猜测,从尧舜时期一直到宋朝出现的禅让不管是禅让给自家人还是别家人,也就是所谓的内禅和外禅,就有好几十个。】

公元1107年,大观元年。

赵佶蹙眉,这话他是同意的。

所以他一直不明白自己怎么会禅让皇位。

心中不好的预感让他不想幕中女子再提到他。

【像著名的李隆基接受李旦的禅让,那是因为李旦自己当不好这个皇帝整日还担惊受怕,儿子在身边也是个很强的存在,所以他让了,你说他不想当那个皇帝吗?谁信呢?而后来安史之乱后,李隆基又把帝位禅让给了李亨,那李隆基是自愿的吗?那不是自己儿子自立为王的吗?】

【首先李隆基犯了大错,已经失了民心,也失去了一些大臣的支持,这个他反对所引起的可能就是内乱,但是大敌当前,他们要是还内讧,那高兴的只能安禄山,那个时候,李隆基就真要成为亡国之君了,于是他选择了妥协。】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大殿之上一阵尴尬。

虽然 众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真相。

但是三位大诗人都站在殿上听着女子将这样不堪的事实说出来,李隆基仍旧觉得脸面大失。

【而其他时候的禅让也是一样,没几个是自愿的,不说是已经拿到手的皇位,就是那些垂帘听政的太后,那些代掌权力的大臣,有多少是能在该退的时候心甘情愿地退下去的呢?首先,权力是诱人的,难以抵抗的,其次能得到权力的人大多有两把刷子,而这些人通常自负,他们很少会觉得别人能比自己做得好,李旦那种……除外,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害怕把权力交出去之后,对方把一把好牌打烂。】

这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还真是一件大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