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247)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这点算得了什么?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首诗其实就是为了迎合唐玄宗的爱好讨唐玄宗开心的,应该算是宫体诗,但是其艺术水平却很高,超过了以前传统的宫体诗,历来为人称颂,尤其是这其中的一个想字。】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如果不是在仙境之中见到你,恐怕就只能在瑶台月下才能欣赏你的容颜了。】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这样的宴游行乐诗,这些年他们不知写了多少看了多少。

曹植很少看到如此艳丽却又不矫饰的。

但就李白先时的那些诗来看,就没几人能超越他了。

不愧为诗仙也。

但是看着李白的诗句,他对自己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他为何会输给了自己的二哥。

或许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与李白同有的问题,旁的人不懂他们,他们也不够懂他人。

【不过虽然许多人都很欣赏这首诗,但却没人能确定这首诗真正的含义,我们这里也不做确定的翻译,大家欣赏一下就好了。】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

国子监。

“这一定就是将衣裳比作云,将那杨真人的容貌比作花之意了。”有学子匆匆解释,仿佛是怕谁跟他抢似的。

“但我瞧着却是杨真人太美,连云也想来做她的衣裳,花也争相与她一处绽放。”

“我看是云与花都簇拥着杨真人,都是美人之陪伴。”

学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对于这些的争论最是有激情。

【这第二首和第三首也是很不错的,第二首“一枝秾艳露凝香……可怜飞燕倚新妆。”】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叫“环肥燕瘦”这个环指的就是杨玉环,而燕就是指的赵飞燕,这个成语典故,出自苏轼的一首诗《孙莘老求墨妙亭诗》,这首诗主要是讲苏轼对历代书法家的评价,他还批评了杜甫的“书贵瘦硬方通神”的观点,认为“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杜甫时不时地被提及他都习惯了,只是不曾想还因为书法被提及。

这是他说的吗?

不过若论起书法,他确实还是比较欣赏王羲之那种骨力,喜欢马他都喜欢瘦马,这应当也不算奇怪的吧?

当今崇尚以肥为美,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他与众人的想法确有不同,所以不被理解,那苏轼是因此觉得自己此言不对?

但仔细一想,苏轼此言也有道理。

短长肥瘦,只要写得好,那都是好字。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是坚持这个观点的。

书法上有环肥燕瘦,写诗作文上也有,当尊重他人的想法。

但是他现在也能理解杜甫对硬瘦书法的喜欢了。

杜甫反对的是唐代翻刻的书法作品,翻刻之术不佳,成品多肥而失真,自然不如原本的好,若叫他看,他也不喜欢雕刻而印的翻版。

【根据这两句话,才有了“环肥燕瘦”这个成语,而因为这个成语,我一度以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有赵飞燕。】

古代四大美女?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他们也想知道四大美女是谁。

女子此言就是说杨玉环是四大美女之一了。

听闻这太真娘子国色天香,要不然也不会被圣人如此宠爱。

那其他三大美女又是谁呢?

【这首诗借古比今,为了赞扬当时还不是贵妃的杨玉环,甚至贬低巫山神女和赵飞燕。】

【他写“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杨玉环美若凝脂带露的红牡丹,神女跟她相比也是枉自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问汉宫中谁能和她相似,就算是赵飞燕化了漂亮的妆才差点能与之比肩。】

公元前8年,绥和元年。

汉成帝刘骜还在因扬雄讽刺自己之事生气,可扬雄已死,他现在也无法追究,不觉心中更加烦躁。

如今听女子说起这赵飞燕一事,他也觉得皇后美则美矣,但也还差点。

那杨玉环到底有多美,他身边为何就不能有如此佳人呢?

另外的几位美女在何处,会不会就在他的身边,他要寻一下吗?

【说起这个巫山神女也是一个典故,出自宋玉的《高唐赋》,楚王累了,睡着后梦见过一个神女,神女愿意把枕头给楚王睡,都是成年人了,楚王一听对方自荐枕席,那不就是想和他这样那样吗?当即直接临幸了神女,欢好之后,这巫山神女就说,“安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意思是说她在巫山之南,高山险要处,早上是云,傍晚是雨,每天都在这高唐之下。后来人们用巫山云雨来形容男女欢好之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