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番外(161)

作者:蒙娜丽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可是他不看好,不代表他可以忍受王维转投他人。

但是现如今一切还未有定论,王维还是他的右补阙,一切还可以慢慢来。

【而杜甫现在既没什么名气,又不是什么大官,还莫名其妙地躲过一劫,没有被囚禁,但却也被困在了长安。】

【虽然他算是因祸得福勉强守住气节,但是长安的失守,前线的败绩,艰难的生活还是让他十分痛苦,于是他写下了《对雪》一诗。】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这个时候房管率军与安禄山战,大败。战场上又多了许多死去的士兵,与之相对的,他却在长安独自悲伤。一个“独”字就说明了他当时的处境,以往繁盛的长安如今成了敌人的地盘,心中愁苦却无一人敢说。】

怎会如此?

他的长安城,如此多的英雄俊杰,难道就无一人敢站出来与叛军对抗吗?

李隆基完全想象不到,这么大个长安,怎么能沦陷?

若是百姓士兵团结起来怎么也能喝退敌军吧!

何以让这杜甫一个人!

然而这些只在李隆基的脑海中闪过,这显然是很艰难的。

他自己都跑了,如何能指望百姓奋起反抗?

他怎么会跑呢?

他不是应该誓死抵抗吗?即便是死在这大明宫也不该逃走啊!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恶劣的自然环境用以衬托当时残酷的社会环境。】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紧接着写他自己的处境,瓢也没了,酒也没了,而炉中的余火仿佛将四周照得通红,这里用了一个“似”就说明已经不是了,炉子里还有没有火已经不知道,但是就算有也没办法带来温度了,就像这盛世大唐的最后一点威仪,好像也随着这炉火顷刻间消失殆尽。】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四处的消息都没了,只能干巴巴地坐在这儿用手在空中书写。纸笔没了,传信也不可能,前线和家中的消息都没有,只能书空表愁绪。表面了作者国家与亲人却又无能为力的痛苦心情。】

李隆基心中生出了悔意。

他怎么会任用李林甫呢?怎么会任由李林甫乱来呢?

若是早早罢免了李林甫,他不早就拥有了杜甫这样为国为民的人才?

管他祖父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忠君爱国那还不够吗?

然而思及此处,李隆基才像是突然反应过来,如今罢免李林甫还来得及,如今任用杜甫也还来得及。

【在这一段时间里,杜甫写了许多忧国忧民和思念家人的作品。】

【《月夜》就是其中一首,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一开头他便假想妻子思念自己的场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可怜我那远在鄜州的儿女还不懂他们的母亲为何思念长安。说明孩子还很小,天真可爱,却不懂大人之间的思念之情。】

听闻此言,原本还有些忧伤的杨氏微微垂眸,脸上也泛起一层薄红。

此女怎的这些也往外说?

杜郎的这些诗竟也被传到了后世,日后还是叫杜郎莫在写这些诗句了,如今所有人都瞧见了,多臊得慌啊。

若非得想写那就悄悄的,不能再让人看了去。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所以她什么也没说,只陪着杜甫继续看着巨幕。

【越是想到尚不懂事的孩子,杜甫便更加思念家人了。】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他自己的思念愈深,到了笔下就变成了妻子对他的思念愈深,写一人之事,却表了两人之情。雾染湿了妻子的鬓发,她站立在月中,手臂也有些凉了。可想而知,杜甫想象中的妻子是站了多久。】

【然而他并没有看到妻子,何以知道妻子的行为,那是不是说明“鬟湿”、“臂寒”的其实是他自己呢?不管是不是都说明了杜甫对妻子切切的思念。】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我们要什么时候在能倚在帷幔之前一起赏月呢?】

宋,庆历年间。

司马光看了杜甫的诗句忍不住地啧啧称赞。

“子美之诗,‘贵在意在言外①’。”

看似只讲了思妻情切,实际上却写尽了思家愁绪。

【时间一晃,距离杜甫被抓到长安已经过去了半年,时至暮春,他看到春景,心中悲痛油然而生,触景生情之下,写出了传世佳作《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

李煜觉得这些诗,每一首都是在写自己。

景虽不同,可情却是相同。

若是何时这世间没有了战争,没有了国破家亡,那该是多么美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