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997)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被天幕点名说了篡改神话,徐整虔诚地对着女娲道歉,然后拿起笔:“娲皇恕罪,我马上改,马上就改!”

【文人的篡改不止是“女娲补天”,还有“女娲造人”。】

【事实上,先秦时期的女娲传说,并没有“女娲造人”,反而在《楚辞·天问》中曾记载“女歧造人”:“女歧无合,夫焉取九子?”,后世王逸注释:“女歧,神女。无夫而生九子也。”

这是符合母系氏族的作风,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先秦时期的生育女神其实是女歧。】

“女歧?不是说她是夏朝人浇的嫂嫂,在丈夫去世后与小叔私通才有了九个孩子吗?”

——战国时期,就有女歧身份的传闻,传闻她是寒豷之妻,寡居后与夫弟浇私通,为少康误杀。到秦朝时,依然有这样不好的名声。

但是到了民风开放的唐朝,女歧反而又有了旺盛的香火。

“女歧不是九子魔母吗?的确很能生育,也很灵验,我家隔壁那谁谁谁,去拜了之后就怀了双胞胎,一连生了两个大胖小子!”

唐朝时期,民间的女子议论起来,对女歧神更为喜爱了。

天幕都说女歧是“生育之神”,那岂不是说明她们拜对了!

【“女娲造人”的神话见载于西汉《淮南子·说林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这里记载的是黄帝生阴阳,此后女娲与诸神一起共同化生人类。】

【但是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太昊,太昊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和黄帝。

也就是说,黄帝是女娲的后人,又如何先有黄帝生阴阳后有女娲化人?】

汉朝再次一堆儒生疯狂尴尬和面红耳臊。

推崇黄帝正是从汉朝开始的,黄帝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文明之祖”。

既然是“文明之祖”,自然得先诞生,也就自然把女娲排到了后面。

但是现在被点出来,就显得有些“不孝”了。

他们用后人篡夺祖母的位置,这不是不孝是什么?

【同样是篡改“女娲补天”的东汉,应劭著的《风俗通义》中首次出现了女娲“抟土造人”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但是这里的重点,是“尊卑不同,贵贱有别”,这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

东汉末年,是土地兼并、豪强林立比西汉末年更为严重的时候。

民间庶民被说得脑海中一直以来的固定思维开始渐渐松动:“原来我们不是泥点子化为人的。”

“天幕说了,女歧都是一样的生人,没有什么尊卑贵贱。”

“那后世乞丐都能当皇帝,若真有尊卑贵贱,乞丐都是贱民中的贱民了,还怎么去当皇帝?”

越说,一群被压迫到极致的庶民心里愤怒的火焰更加熊熊燃烧。

“既然本就没有区别,我们凭什么要被压迫!凭什么不能反抗!”

【大家再看这一幅熟悉的画面:伏羲女娲交尾图,这也是来源于西汉墓葬中出土的帛画,汉朝的许多画像砖中也比较常见。】

天幕放出了汉朝画像砖的拓片,黑白色的伏羲女娲图,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有许多种形象。

有的伏羲女娲是并立,蛇尾各自独立,头上分别顶着象征日的三足金乌与象征月的金蟾——这样的并肩分立,也比较符合三皇时期伏羲与女娲初期平等的皇者身份地位。

有的伏羲女娲并肩站立,但是蛇尾交缠,头上共同顶着象征日的三足金乌,脚下共同踩着象征月的金蟾,但是女娲在左,手持“规”;伏羲在右,手持“矩”。

——“规”与“矩”在古人的观念中,不仅可以立社会的规矩,也可以上通神灵,下通鬼神,二者分而持之,也意味着二者极有可能都有“巫”和王者的身份。

还有一种伏羲女娲图,如同龙凤呈祥,伏羲头朝上,女娲头朝下,虽然还是蛇尾交缠,却看起来有了明显的“阴阳有别”。

这,也是从西汉初年到东汉末年一个重要的转变。

【在我们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中,依然有伏羲、女娲是兄妹结为夫妻的传说。】

【比如在苗族传说中,天降大洪水,人类逃难后,许多人死在洪水中,只剩下伏羲、女娲这对兄妹。最后为了繁衍人类,伏羲、女娲由兄妹结为夫妻,开始繁衍人类。】

【但是,先秦时期,女娲根本没有伴侣。】

【不但女娲没有丈夫,记载中也没有所谓的兄长伏羲,就连伏羲的记载中也根本没有女娲。】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