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827)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竟然没有孔圣人……”

汉朝,董仲舒有些遗憾,也有些惴惴不安:天幕,或者说后世,不会真的完全不学儒家吧?

司马相如紧张中又含着期待:天幕既然提到汉赋,不知道会不会再夸夸他的赋?他又写了不少新作品,完全可以多夸几句。

只有刘彻,摸摸下巴,看着天幕意味深长。

他发现能上天幕的都是有点“特长”的,自己作为帝王,除了“千古一帝”,其他提到的似乎太少了。

就连宋徽宗都能因为写医书多提几句,他总不至于连宋徽宗也不如吧?

虽然他不会写,但是可以命人编,后世很多皇帝不都是动不动组织人编书,一修就是篇幅宏大的巨著。

若是以前,大汉只有竹简可用做不到,现在大汉既有造纸术也有印刷术,大汉也可以!

【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历史著作。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等,这些都属于历史散文。】

【《左传》以《春秋》所叙述的大事为纲,记载了春秋时代250年的历史事件,具有历史的真实性;】

【《国语》偏重记言,《战国策》主要是记载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别是纵横家的言行。】

【这些散文对后世的议论文、史传到小说、汉赋都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些表现手法,比如最著名的“春秋笔法”“左传义法”,也成为了后世文□□动的旗帜。】

天幕挂出了后世对“春秋笔法”的定义:

“春秋笔法”,也称春秋笔削或“春秋书法”,又称微言大义,是华夏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

这个说法来源于孔子编纂《春秋》时的创作手法,对于当时那些重大的、不好定论的史实,往往欲言又止,采取讳而不言的态度。

.

汉朝,古文经之争中,今文经学尤其推崇“微言隐义”和“微言文”。

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手中执笔,在看天幕时仍不忘奋笔疾书,听到此处,大声赞扬:“为尊者讳耻,为贤者讳过,为亲者讳疾,孔圣人的《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我等该好好学习!”

他的妻子何夫人在门外闻言,无语了。

丈夫在外时嘴笨,不善言辞,无论是年轻时求学还是后来收徒,他人有问只能写在纸上,用书面作答。

后来入朝当了郎中,又与朝臣不和,觉得不符合自己的生平所愿,于是称病辞官。

党锢之祸起后,何休受到连累被禁锢,没想到何休反而乐在其中,把自己关在家中闭门不出,每日埋头在书房里,用功十余年,一连创作了许多书籍。

有《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注《孝经》、《论语》等,现在正在写的就是《春秋汉议》,以春秋大义,驳正汉朝政事600多条。

何夫人总觉得,丈夫这样的作风迟早要把整个朝廷得罪完。

但是心里又隐隐有种期待,万一,丈夫能凭借自己书籍青史留名,岂不是能扭转目前的困境?

想到这里,何夫人捏紧帕子,看着天幕,紧张地等待着后面的故事。

【先秦时期还有一项著名的文体,那就是“寓言”!】

【同学们,不知道大家上学时有没有被《韩非子》里面的寓言故事所骗,以为是真实的历史故事?】

【像《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宋人疑邻》、《螳螂捕蝉》等等,都是《韩非子》里面的寓言!】

【咕咕当年上学,还以为真有那么愚蠢的郑国人是故事里那样买鞋的……】

秦朝时百家弟子狂笑,除了郑国人。

今天,也是郑国人风评被害的一天。

郑国人开始疯狂骂骂咧咧:“我们又不是傻子!

“韩非如此贬低我郑国人,我们也要写寓言嘲讽他!

“对,写!把六国人都嘲讽一遍,我们郑国人才是最聪明的!

群情激奋中,某位郑国贵族一时口不择言,当着众多六国人的面这样一说,瞬间迎来六国旧民的视线。

“哎呀,谁打我! 郑国贵族感觉气氛猛地一静,正在紧张时,不知道谁从背后打了他脑袋一下,快速回头,结果后背又被打了。

“太过分了!当我们没看到是吧!

其他郑国人看到,一起朝着出手的人动起手来,打作一团的同时还有人傲然的笼袖旁观:

“以为只有你们会写,我们也会!

“不是只有韩非会写,李斯也会! 朝堂之上,李斯看着天幕又开始赞赏韩非,还被话语中透露的后世学子都学习韩非的书籍羡慕了。

他已经在写了,《李斯子》一定也能传世!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