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番外(614)

作者:西羚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孔子的弟子子贡赎回几个鲁国人后,拒绝了赏赐,结果被孔子痛骂一顿,因为子贡拒绝了赏赐,后面的其他鲁国人可能面临两难的选择,要么自掏腰包赎人了也不能要求赏赐,要么直接选择不赎。

孔子另一位学生子路救了溺水者,接受了溺水者的牛,子路大大方方收下,孔子反而表扬了一番。因为这样可以鼓励其他人救人。

儒生想起圣贤的典故,反映了过来,连忙求饶,一开口又顺嘴了:

“大人,法外开恩啊!”

“法不外乎人情,我这也是不知者无罪……”

“什么?”官员大惊,本以为普通的罪犯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敢说出这样反.叛的话来。

“法就是法,什么人情,大秦以法立国,你这是动摇国本,斩!”

儒生:!!!

儒生被二杀;

.

秦昭襄王嬴稷重病,儒生想拍马屁,故意发起倡议:“君上如今病重,我们不如让老百姓自发捐钱,筹钱后买牛杀了祭天,为君王祈福。”

贵人倡导,小吏宣传,经过商鞅变法后对新任务都比较顺从的黔首哪怕不舍,也还是捐出部分钱财。

最后,提倡的官员拿着众筹的钱,去买了牛,宰杀,祭天,祈福。

最重要的是,还要写奏折上去,让君王知道自己的诚心。

儒生用尽了自己的华丽辞章一通赞美,最后表示:“陛下,这是黔首对您的敬爱,是黔首为您在祈福!”

嬴稷感动了吗?

可感动了,病愈后立刻下令廷尉府彻查。

嬴稷听到祈福消息,勃然大怒:“谁人号召的如此荒唐之举?知不知道耕牛多么重要,杀牛祭天,这是为寡人祈福吗?这是想斩断大秦的根!”

儒生被三杀……

.

明清的儒生:感觉被针对……

他们果然与大秦八字不合,互相嫌弃。

“这哪里有问题了?不就是一句话,怎么能因言治罪!大秦果然是暴秦!”

“法不外乎人情哪里有问题了?连情义都没有,秦法过于严苛了!”

“耕牛是重要,但是谁祭祀不用三牲?天子之礼理应用最贵重的牺牲,这样的诚意,秦王竟然看不到,不愧是秦王!”

儒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放在明清时候的环境,看起来完全没问题。

但是儒生们不知道,秦王不是后世封建专.制集权的皇帝,朝廷也不是秦王一个人的一言堂,嬴稷下令彻查后,律法一道道往下传,要经历百官的审查和证据。

在真实的历史上,真有官员众筹后给嬴稷祈福,事后嬴稷给丞相下令,丞相给廷尉府发公文,廷尉府再往下命人彻查,最终结果呈上去,所有参与者被判罚甲两副,也就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置办两套铠甲交给国家。

——这也就意味着,秦国的所有重臣都认为,耕牛比给君王祈福重要。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是封建君主集权到了巅峰与还未进入封建社会、处于奴隶制与君主专.制过渡期的差别。

此时,大秦的君臣也在惊叹加嫌弃:“后世这都是什么风气,杀牛祈福?牛又不会治病。”

“律法就是律法,讲律法的时候讲什么人情,那还要律法做什么。”

“不要赏赐这又是求高风亮节吧?真高风亮节君王给你封侯拜相也拒绝才是真君子。”

群臣在议论,百家也在议论,犀利的法家看热闹一般,时不时嘲讽儒家两句,让儒家更为悲愤。

这样的儒生,他们不想认。

明明孔圣人没教过这种溜须拍马不干实事的套路,后世都是怎么学得儒学!

嬴政默默地看着眼前闹哄哄的一幕,看着一直对大秦没好感的儒生吃瘪,心里暗爽。

鲁儒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嫌弃秦国,大秦统一之后依然不愿与入秦为官。

淳于越等儒生入朝是入朝了,还是对他很嫌弃,动不动当面呛声,一个个可硬气了。

现在难得如此憋屈,嬴政算是看明白了,最能对付儒生的不是法家也不是墨家,就是后世不成器的儒生。

放在现代,这或许就是“一粉顶十黑”。

【说完背景,再来说发展。】

【说到发展,不得不提另一位商人吕不韦。】

【首先,从商业投资来说,吕不韦眼光独到,“奇货可居”的投资让他从商人走到了权力巅峰。】

此言一出,大秦朝廷齐齐寂静,小心翼翼看向嬴政。

嬴政反而十分淡定,手下败将,已经死了好几年了,有什么好在意的。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不是吕不韦的政治投资,说他的营销手段。】

吕不韦编完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后,为了推向全国,于是向全国宣布:

上一篇:庸俗游戏下一篇:芜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