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企业资助基础建设!
“XX企业资助……
不论商人出于怎样的心思,但是当钱财到位,对于正需要钱财的需求者来说,就是最大的帮助。
.
司马迁夸过范蠡乐善好施,扶贫助弱,但是到现在,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商人逐利,古今都有巨商做慈善,真得只是出于好心吗?
桑弘羊再次夸奖:“这就是‘扬名’!先为自己树立一个好名声好形象,有了一个好的信誉,其他人在面对同样的商业选择对象时,宁愿选择更有信誉的陶朱公。
东郭咸阳眼里满是崇拜:“陶朱公实乃吾辈楷模!
再看到后世的大招牌,全方位的资助,东郭咸阳的眼睛瞪得更大了。
还是后世的商人花样多!
捐钱都可以给自己这么夸张的宣传,他们还是太含蓄了,只自己人宴饮远远不够,哪里有哪些捐款现场的人多!
刘彻摸摸下巴,看着也有些心动。
他也想要完全忠于自己的孤臣,若是他用自己的私库去资助学子,不知道有没有用?
【先秦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奇才,谁能想到,这已经是商业人才的最后盛世?】
宋国商人计然,也是范蠡的老师,五计灭吴国;
郑国商人弦高,以十二牛犒赏秦国大军,使得郑国灭除了一场战争;
郑国商人子产,身处庙堂之高,依然竭力维护商家利益。
还有管仲,吕不韦等等,都曾经是商家学派的商人。
在没有重农抑商的春秋战国,商界人才济济,既可民间致富,也可以上朝堂定国安邦。
【后面的商业人才,有管仲才华的没有他受皇帝器重,有管仲变法决心的没遇上信念坚决的皇帝,或者很难得到管仲那样的善终。】
【下面,不得不提的就是,商业奇才管仲,与他的贸易战!】!
第103章 第 103 章 商业与货币3
【提起齐鲁文化,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文化。】
【但是齐鲁文化还有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经济思想。】
【管仲的经济思想不但能让齐国富强,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许多政策惠及后世,直到现在依然值得学习。】
【首先,是盐铁国有化。】
起初,齐桓公想要垄断市场,胃口相当的大:“寡人欲对房屋楼台、树木、牲畜和人口征税,爱卿以为如何?”
“大王,不可!”管仲立刻出言阻止,并且将征税的范围缩小,“唯官山海为可耳。”
所幸,齐桓公比较信任管仲,最终采取了管仲的建议。
“官海”指的就是盐铁官营,“官山”指的是矿产官营。
但是二者也有一些不同。
“官海”是指国家完全收归盐铁,设置盐官,统一收购运输和销售,也包括统一盐铁售卖价格,和监督民间生产;
“官山”可以由国家收归开矿权力,但是百姓可以承包,分成利润按照三七比分配,不但可以让国君聚敛财富,比起直接垄断性的征税,不容易激起民众的反感。
在后世,“官山海”政策常被封建王朝使用,管仲也因此被称为“盐宗”。
.
“盐铁官营,”
“若是齐桓公坚持己见连树木都要征税,可能别说当春秋霸主,齐国早就灭亡了。”
“不需要坚持己见,管仲一死,齐桓公不就活活饿死了。”
不仅病重时不照顾,活活被饿死,死后公子们忙于争权夺利也无人收尸,最终导致齐桓公的尸体生蛆,蛆
谁能想到,曾经的春秋第一霸主,结局如此惨烈。
“管仲临死前特意提醒齐桓公不要亲近易牙、开方和竖刁,齐桓公当时把三人调走,但是没多久自己忍不住,又给调回来,从那时就可以看出来齐桓公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次,管仲提出了专业分工制度,把齐国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要求四类人分区居中居住,各自专注自己的职业技能,不能自由迁徙。】
说到这里,荆咕有话说了。
她看过管仲的书后,总觉得后面的封建王朝学片面了,就如同学儒家也学片面,只选择统治者想要的内容,并不止真正学习圣贤的精神。
管仲能被人称为“管子”,思想远比后来被迂腐儒生曲解的要开明先进。
【后世因此开始排阶级,开始有了士农工商阶级划分,就没人想一想,管仲可能只是一时的顺口吗?】
【如果管仲看不起商业,为什么自己经商,还要国家大力发展商业?】
【除了商业,齐国的手工业也很发达,后世动不动鄙视工匠鄙视商人的帝王,先想想你们有齐国富裕吗?有齐国商业发达、手工业发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