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后世知名的名臣名相,包拯、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等,都是宋仁宗时期的。
这时期同样已经有了官方发行的邸报,和民间发行的小报。
官方邸报一般是朝廷政令措施,比较正规,带有很强的政治意义,也带有很强的严肃性。但是关于官员的贬谪、朝廷内斗之类,就不会报道。
小报就是五花八门,还有十分野性的八卦绯闻,让朝廷大员气得想抓人的那种野性,屡次想禁民间小报,却拿它们完全没办法。
一来北宋时期的民风开放,东京百姓被称为“笼袖骄民”,让东京百姓挪个位置扩建皇宫都无动于衷。二来民间小报本来就很隐蔽,打游击一样,今天这边剿灭明天那边自己再印,偷偷贩卖,与现代街头卖涩片的差不多隐蔽。
这些民间小报的幕后老板也不简单,许多都有各自的门路。有钱能使鬼推磨,还分了很多方向去打探。去找宫中太监宫女打探消息秘闻的,叫“内探”;去找各个朝廷部门打探官员八卦消息的,叫“省探”;在衙门内部找小吏打探八卦消息的,叫“衙探”。
消息五花八门,十分广泛,有些朝廷大员家中丑闻被登报之后才知道家中发现过那些丑事。
赵祯也被官员屡屡投诉要管束民间小报,原本他也头疼,现在听到天幕这么一说,他有了新的想法:“论文采谁能比的过朝中大员?既然民间小报写,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写?”
大臣们嘴上拒绝,各种“不妥当”“有失形象”,但是私底下,心思已经活动开来。
——大宋经济至上,加上东京房价极其昂贵,不少大臣只能选择租房住,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臣们,私底下有副业的为数不少。
听陛下这意思,小报也可以成为副业,为什么不能再来一份俸禄?
但是这一份副业,最终谁也没有拿到。
因为,它到了赵祯的女儿们手上。
“只是八卦小报,不是什么正经杂志,就让她们先试试。”因为子嗣单薄,赵祯面对女儿们难得的请求,选择了退让。
大臣们对视一眼,选择退让一小步:“公主们年幼,不如先尝试一部分,臣等从旁辅助。”
也就是,大臣们掌握最终审核权,公主们不过是初次编辑。
赵祯连忙道:“可。”
只是不重要的小报,给女儿找个小事情做,大臣们也同意,一切皆大欢喜。
赵祯美滋滋,丝毫不知道,这一小步,对于被困在后宫的公主们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大步。!
第43章 第 43 章 母系氏族与女性力量9
【许多改革的太后在后来都遭到了清算,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局】
【比如吕家,比如邓家。】
【吕雉为了加强势力与老刘家联姻的女儿们都是肉包子打狗,一个也没能活着回来;邓绥吸取前朝教训,约束外戚,对自己的兄弟和子侄辈管束的颇为严格,但是也依然避免不了汉安帝一上位就对邓家进行清算。】
许多现代网友评论吕雉的政斗水平,说她是小学生水平。
她小不小学生不好说,但是在被大臣糊弄的程度上,的确没有玩过周勃和陈平。
荆咕特意截取了一段影视资料,做得是周勃和陈平的前后对比。
.
刘邦去世后,吕雉还戴着孝,已经野心勃勃想要亲自执政。
她招来一些陪伴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功臣询问:“我吕家子弟是否可以封王?”
王陵斩钉截铁拒绝:“昔日高祖曾立下白马之盟,非刘氏子弟不得为王,哪怕是太后的吕家,也不是刘家!”
吕雉的脸色当下就有些难看了。
谁知一旁的周勃打圆场:“高祖打天下,也大封功臣,之后大封刘氏也是封自家人;如今太后娘娘代行天子职权,吕氏也是吕家自家人,怎么不能封吕氏子弟?”
陈平在一旁一唱一和,两人二言两语,连给吕氏子弟封什么侯都安排好了,吕雉的脸色渐渐好看了起来。
她冷冷地扫了一眼王陵,看到王陵对着两位旧臣怒目以对,把王陵赶了出去,又留下周勃与陈平谈了良久才分别离开。
被赶出去后,王陵没有立即离开,在宫外等候周勃与陈平。
“你们这是背叛高祖!”一见到二人,王陵强烈谴责二人的背叛,谁知周勃和陈平都很冷静,陈平语气淡淡道:“如今当面反驳,我们比不上您。但是若论保全刘氏天下,你比不上我们。”
王陵当时不理解,还因为对吕氏封侯的反对,被吕雉穿小鞋。
但是当吕雉去世后,周勃和陈平的反应就足以说明一切。
设计夺走吕氏的兵权,诛杀吕产,杀的吕氏血流成河后,周勃才感慨:“刘氏终于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