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有悔(181)

作者:正经的摸鱼学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宋澜婷忙着跟李家撇清关系,今上还真就应允了,当真是“手足情深”。不过宋澜婷没了婚约,就不是将军府的人,那么她手底下的钱庄,自然会分出李家。

这对今上而言没有坏处。李家没了宋澜婷的帮衬,再也掀不起什么浪花;而宋澜婷离了李家,自然也会有所掣肘。

“六妹方才说二事,那第二件又是什么?”

宋澜婷再次伏下身子,将额头重重地磕在金阶之上。

“请陛下应允,为李自牧通敌一案,设三司会审,由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共同审理此案。李家世代功勋,忠心日月可鉴,本宫但求公允。”

第124章 三问

好一招声东击西。既然宋澜婷与李家再无瓜葛。那么站在旁人的角度提出彻查,就显得公正许多,而且没有人会再拿偏袒说事。

宋澜婷知道宋修文一定会答应她的请求,因为她已然做出了让步。她仰起头,直视着她的这位皇兄。

年幼时的他们,总在一起玩闹。宋修文少语,却对弟妹们关怀备至,他们就好像真正的一家人。然而帝王家,哪有什么情谊是一成不变的。

左不过是宋修文赢了,其余人俯首称臣罢了。

漫长的沉寂过后,宋修文果然答应了宋澜婷的条件:“允。”

帝王一声令下,满朝噤声。李自牧究竟是否通敌,他们心中亦有数。不过自古功高震主,臣子终究是臣子,不论与皇帝有多少交情,都会有被忌惮的一日。

更何况那是宋修文,曾经只是宫女出身的母亲,不足以保全他在宫中的生活。先帝也不曾属意他继承皇位。但宋修文却凭借一己之力坐上了皇位。

这是何等心性,又岂是臣子得以揣摩的。

宋澜婷向皇帝行了叩拜大礼,站起身言:“御史台曾言人证物证俱全,不知可否言说,人证在何处,物证又在何处?”

“李自牧与蛮人关系密切,有多人见他们往来,且与阿史那颜有过书信往来,物证具在。”

宋澜婷敛眉:“瓒城一案,曾有一内鬼名金小树,后证实为阿史那颜义女,这些书信出自谁手,又是否为蓄意嫁祸,诸位大人恐怕还得再甄别吧。”

御史台的人气不打一出来,宋澜婷虽贵为公主,但女子不得参政,她岂敢在朝上问询。

“那李自牧身边确实有蛮人跟着,这无法作假!”

宋澜婷并未理会他们,她并不能在殿前失态,随即转身又请示宋修文:“陛下,各位大人们。本宫有一事不解,望可解答一二。”

“但说无妨。”宋修文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场戏。

宋澜婷勾起唇角,娓娓道来:“西北战事告捷,有一人托本宫讨朝廷的赏,本宫问他:杀敌几何?答曰五百八十二人。本宫又问他:用何杀敌?答曰二刃。本宫再问:为何杀敌?答曰愿。本宫想帮他问问,他该赏吗?”

兵部侍郎即刻答道:“自然是论功行赏,五十耳即可得黄金。彼有无穷之级,我有无穷之赏。以其名王、贵壻下至千户级来者,差次重赏,级至二十万。这五百八十万,至少也得封千夫长,赏黄金百两。”

宋澜婷却皱眉,语气冷得有如寒冰一般:“可此人却分文不得,且被羁押待审。”

朝中哗然。宋澜婷所说的此人,自然不会是如今正在牢狱之中的李自牧,那又会是谁呢?

中殿大门忽而敞开,日光透进殿内,像是铺上一层地毯。竹曦脚戴镣铐,缓步而来。他额前的长发遮盖住了容颜。而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了他的发上。

那是他们最鄙夷而痛恨的颜色。

众人纷纷避让,遮掩住口鼻:“这……这蛮人怎么还能堂而皇之地踏入殿内,有无理法可言!”

“蛮人就是蛮人,天生的贱种。”

宋澜婷站起身,当着众人的面,又问了一遍:“你姓甚名谁?”

“我名竹曦。鸿武三十四年出生于沐州梧县二十六巷,父母具失,不幸流落风尘。轩和五年幸得李自牧将军庇佑,将军将武学倾囊相授。轩和七年随孙承宗将军出征,又辗转李自牧将军麾下,两年间斩敌五百八十二人,所言句句属实。”

其实自己的过往如何,又怎样呢?竹曦说得坦荡,以至于众人都不觉得有何不妥。他生命里所承受的悲痛,所有的错都不是因他而起,可却要他来承担,凭什么?

他应该堂堂正正地活,世人如何评说,那是世人的事,与他又何干呢?

众人纷纷惊诧:“这……这也……那杀了五百多蛮贼的奇人,竟是他……”

竹曦松了口气,将思索了一夜的话全部说出:“诸位大人。我来此处只是为了求各位睁眼看看,我是昭人,虽说命中多劫,却从未想过离开大昭。李家军的所有人,都怀着此心奋勇而前,他们不应该同我一样被历史抹杀去。我只求各位大人,能睁开眼好好看看我们的忠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