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是不是真正做科研的团队?这个倒不用她去甄别,不是还有个姚嘉年吗?
说起姚嘉年……这小子居然还真要当他们章家村的女婿了。
收完最后一茬紫苏之后,合作社也算暂时闲了下来,章启慧就给他们放了十天假。
结果没想到,才过去两天,姚嘉年这小子,就没脸没皮地提着东西到她家里来,央求她出面给自己做媒。
“你小子,下手也忒快了吧?家安怎么说?那小子不是说,舍不得他姐嫁人,要在家里招赘的吗?”章启慧调侃他。
姚嘉年嘿嘿一笑:“我在村里的房子也盖好了啊,用网友的话说,离小敏的娘家就是一碗汤的距离,都在一个村里住着,我这也相当于是入赘了嘛~”
当然了,最主要的问题是——
“今年咱们村合作社办得好,县里不是有个乡村振兴人才扶持计划吗?”
“乡里跟我说,我正好符合这个扶持计划的条件,可以享受本地购房安家的优惠政策,一次性减免十万元的购房款,而且还能申请最高三十万元的三年期无息贷款,听说这个政策,是鼓励像我们这样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青年,在本地买房,扎根故乡谋发展什么的。”
“乡里担心明年就没有这么好的政策了,让我考虑清楚了,就抓紧时间申请。我想了想,以后和小敏结婚的话,孩子还是去县城上学比较好,反正房子迟早是要买的,现在买,里外里能省十几万呢。”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套房子,你打算写你和小敏两个人的名字?”章启慧挑了挑眉毛。
姚嘉年笑得好像个恋爱脑晚期患者。
“我就是想让章家安那小子看看,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他能给他姐一个家,我也能!”
“我已经跟小敏说好了,领完证,我就以我们俩的名义,去县城买一套学区房,房产证上就写我们两个人的名字。”
“还有我在村里盖的这个房子,也要加上小敏的名字。”
章启慧:“……”
真该让章家的列祖列宗,都来看看新女婿这副不值钱的样子,啧~
“好,等我问问小敏和家安,他们两个都同意的话,你这个谢媒钱,我是赚定了。”
虽然自己不想结婚,但九姑婆还是很想让章家村的晚辈们,都能早日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替他们老章家开枝散叶来着。
不然他们老章家那厚厚的一本族谱,传到她这一代,不但没有变的更厚,反而越来越薄了,这像话吗?
正所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
当代(缺德)年轻人的处事原则就是: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一定要抓紧时间让别人帮自己做。
自己不愿意结婚生娃,就要努力成全周围那些相信爱情的盆友们。
只要盆友们生得足够多,未来姐的退休金,就依然还有希望!
怀着对退休金的美好期待,九姑婆异常热情地,张罗起了她回村后的第一场婚事。
不容易啊!
眼瞅着她回来也快三年了,这三年里,他们章家村,居然一场结婚的喜酒都没办过!
反倒是老人出殡的“豆腐饭”,已经吃了不下五顿。
怪不得国家要下大力气振兴乡村。
再不振兴,乡村可就没人了啊~~~
章家安还是臭着一张脸。
他和他姐,也算是相依为命,互相扶持着长大的。
而且因为遇到了一个脑子拎不清的亲妈,被这个亲妈折腾了那么多年,姐弟俩彼此依靠,彼此救赎,感情比一般的姐弟还要好。
这么说吧,在章家安的心里,他姐那就是从小泡在苦水里长大的小白菜,好不容易现在家里条件比以前好了,他还想让他姐在家里多过几年小公举的日子呢。
完全不想现在就把他姐嫁出去。
虽然姚嘉年反复跟他保证,甚至赌咒发誓,他姐嫁过去,也不用回姚家村和公婆住一起,更不用伺候公婆,但章家安还是心里不舒坦。
一想到他姐以后就不是他一个人的了,章家安看着姚嘉年,横竖都是不顺眼。
不过,九姑婆问他们俩愿不愿意的时候,听到他姐一脸羞涩地回答说“愿意”,章家安心里再不爽,也只能捏着鼻子“被迫愿意”了。
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他自己其实也清楚,他姐迟早要嫁人。
与其嫁给一个长得不如姚嘉年好看,赚的没有姚嘉年多,家里还有一大家子极品亲戚的男人,还不如就选姚嘉年呢。
最起码,他和姚嘉年都是合作社的同事,姚嘉年这小子,要是敢欺负他姐,不用特意跑到姐夫家里去,上班当天,他就能把人堵在男厕所里,狠狠揍到他老实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