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因为跟着合作社买到了假种子,不但赔了种子肥料的钱,明年家里还得花钱买面粉和菜籽油吃,这个损失谁来赔?
毫无疑问,这件事是夏光辉牵头做的,也是他亲自带着村干部们,一家家的推销这些假种子的,现在种子出了问题,村里人不找他找谁?
夏光辉从小算术就很好,他在脑子里稍微算了一下村里人这次的损失,顿时头都要炸开了。
按照往年的行情,一亩地油菜籽的产量大概在八百到一千斤左右,晒干的油菜籽就按两块钱一斤来算,去掉种子化肥之类的成本,一亩地油菜籽的利润,大概能有八百多块钱。
这次跟着合作社种紫苏的,大概有五十多亩地,也就是说,除了种子肥料钱之外,他还得再想办法弄到至少四万块钱,把这一茬油菜籽的损失也赔给村民。
合作社折腾到现在,几个合伙人已经砸进去将近十万块钱了,利润是一分钱没看到,反倒一直在往里面贴钱,股东们就等着这一茬紫苏收成之后,把之前投进去的本钱都赚回来呢,要是知道他买到了假种子,害得他们村这一茬作物直接绝收……
夏光辉打了个哆嗦,抓起手机就开车去了红星乡派出所。
他要报警!
……
架子沟这边,因为村长夏光辉贪小便宜,买到了假种子,村里加入合作社的人家,年底一分钱没赚到不说,还往里面赔了好多钱。
村里人可不管夏光辉是不是什么“有限责任人”,一堆人堵在夏光辉家里要钱,不给钱就不走,还有人打地铺睡在夏家呢。
反正这件事情是夏光辉非要鼓动他们干的,还说什么“稳赚不赔”。
结果没想到,他们真金白银交给合作社的种子钱,居然被夏光辉拿去买了假种子!
夏光辉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跟他们解释说,自己也是被人给骗了。
谁信啊?
搞不好根本就没有什么骗子,是夏光辉自己想贪了村里买种子的钱,不知道从哪里随便买了点种子回来,冒充是紫苏跟薄荷,回头又贼喊捉贼。
反正派出所一天没抓到那个卖假种子的,夏光辉身上的嫌疑就一天也甭想洗干净!
就连几个村干部,看夏村长的眼神,都有些不对劲了。
当时夏光辉为了独吞业务员给他的提成,谎称这些种子是他托朋友买的,正好隔壁章家村的紫苏薄荷种子,也是当初姚嘉年找熟人买的,村干部们都没多想。
现在想想,买种子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就只有夏光辉一个人参与,他要是想在中间搞鬼,那不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吗?
谁敢保证,村里那两万多块钱的种子钱,不是被夏光辉一个人给独吞了?
夏光辉有苦说不出,只能说服老婆,把家里的定期存款拿出来一部分,先把买种子的钱给村民们退了回去。
至于因为假种子损失的一季收成,夏光辉死活不肯认账,非说要等派出所破案之后,他们合作社再找那个骗子索赔。
好不容易才把村民们给安抚住了。
只是,架子沟村刚成立不到半年的农业合作社,也就此歇火。
就连挂在村委的那块合作社的牌子,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偷偷摘了下来。
只在墙上留下了几个空荡荡的钉子眼。
架子沟的村民,堵在他们村长家里要钱的时候。
三石桥村村委门口,正在热热闹闹地收购紫苏鲜叶。
他们村本来人就不多,为了节约成本,也没有单独盖房子搞合作社,干脆就在村委门口的空地上,拿之前做普法活动的时候做的塑料棚,搭起来做了一个临时收购点。
有章家村农业合作社的指导,三石桥村的整个收购流程都非常的标准化。
紫苏鲜叶开采之前,先由村里组织种植户,分批去章家村培训学习。
然后按照各家各户的种植面积,大概估算一下产量,分发紫苏鲜叶采集的专用包装袋。
种植户采收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把采回来的紫苏鲜叶,一片片叠放起来,装进专用的保鲜袋,称重后,贴上各家各户专属的标签。
这个标签也是章启慧专门找人设计的,贴在保鲜袋上,买到这批紫苏鲜叶的客户,只要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立刻看到这袋紫苏叶的原产地、种植户信息、采摘日期等等。
据说高端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都会搞一个这样的“溯源系统”,不明觉厉。
九姑婆虽然不太理解,毕竟这玩意儿造假也太容易了——标签上写的东西,就一定是真的吗?万一有人把外地采摘的紫苏,先用冷链车运到章家村,再在当地贴上标签,冒充是本地原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