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看重这位远房外甥女,却是谈不上的。
永和宫也好,还是太子府也好,并无人准备,不过两三日的时间,一顶小轿就将郭氏从紫禁城抬到了太子府。
好在太子府女眷并不多,院子多的很,也不必需要准备什么。
弘昼初次见到郭格格时,觉得这人挺可怜的。
可他仔细一想,觉得好像四爷更可怜。
四爷对郭格格进府一事并不赞同,但也没反对,却是拿着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眼瞅着十几日过去了,老十四都快回京了,郭格格别说侍奉四爷,就连四爷的面都没见过。
郭格格到底是德妃娘娘的娘家人,因此觉得自己身份不同寻常,有好几次还主动去找福晋去问是不是四爷不喜欢她。
福晋只四两拨千斤说四爷最近忙的很,过些日子自会宠幸她的。
但除了郭格格之外,大家都知道,福晋口中的“过些日子”怕是遥遥无期。
郭格格却是将这话听进去了,甚至在福晋的挑唆下,连耿侧福晋都没有放在眼里。
殊不知耿侧福晋早已不比当初,仗着身份训斥过她几次后,她老实了许多。
一转眼就到了二月。
算算日子,老十四也要进京了。
四爷听说老十四进宫的消息时,他正在与耿侧福晋,弘昼一起吃锅子。
如今虽已至初春,但倒春寒还是厉害得很。
弘昼便吩咐小厨房做了羊肉锅子。
论吃吃喝喝,弘昼一贯是行家。
从小山羊身上取下三分肥七分瘦的羊蝎子,先用砂锅煲好,继而装入铜锅,煨的软烂的胡萝卜,嫩油油的蒜苗,白嫩嫩的豆腐……咕噜噜冒着热气,看着就叫人食欲大开。
比起从前,四爷如今更忙了,一日里有大半的时间都在耗在紫禁城。
但他虽已贵为太子,但是一日都不敢松懈,在皇上跟前比先前还要小心谨慎,哪里还有吃东西的心情?
如今也只有到了缓福轩,四爷才能松快一二,能好好吃顿饭睡个觉。
谁知四爷一顿饭刚用到一半,苏培盛就拿着戴铎所写的密函送了进来,他拆开一看,眉头一皱,就将筷子放了下来。
四爷都这样子了。
耿侧福晋扫了眼正大快朵颐的弘昼,觉得自己不好像弘昼这样没心没肺的,便柔声道:“太子爷,这是怎么了?”
四爷淡淡道:“十四弟已经回京。”
“如今已经在进宫的路上。”
老十四回京的速度比他想象中更快,可见是一路驾马疾驰回来的。
耿侧福晋“哦”了一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有些事,不是她能随便评价的。
弘昼夹了筷羊肉到碗里,漫不经心道:“阿玛,十四叔回来就回来了呗,您该吃吃该喝喝,这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顶着。”
“如今您已是太子,您有什么可着急的?该着急的是旁人才是!”
四爷听到这话微微一愣,继而却笑了起来:“你这话说的在理。”
说着,他便又拿起碗吃起羊肉锅子来。
一时间,缓福轩羊肉锅子的香气飘的老远老远。
***
老十四回京后甚至来不及回府,就直奔紫禁城而去。
他已几年的时间未曾回京,当初离京时风姿卓越,细皮嫩肉的十四爷如今看着是胡子拉碴,粗犷至极,若是旁人不说,很难将他与从前那个十四爷联想到一起,只以为是哪个西北汉子来了。
天上仍飘着细碎的雪花。
他就穿着一身夹袄跪在乾清宫门口。
来来往往的大臣们经过纷纷低头,别说与他搭话,甚至不敢看他一眼。
老十四身姿未变,在这般寒冷的天气里就像是一棵青松。
很快,他的头上,肩上落满了雪花,白白的一层。
陈顺子已是第二次出来了,低声道:“大将军,您先进屋坐一坐吧,皇上正在与大臣议事,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您,您穿的这样少,若是染上风寒就不好了。”
老十四淡淡道:“不必了。”
“我未得皇阿玛召选进京,本就是大罪,没有进屋坐着等皇阿玛的道理。”
陈顺子喟叹一声:“您说您这又是何必了?”
他觉得自己倒霉,是真的倒霉,上次因替故去的石答应传话,吓病了弘昼小阿哥,他被皇上下令打了顿板子。
今日皇上听闻老十四进宫的消息后虽生气,却还是吩咐他要他带老十四去屋子里坐着,但这位爷不肯去,他还能将人捆去不成吗?他看他今日一顿板子又是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