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投入废太子的怀抱(321)

作者:三川北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路君年转眼看向练道行,对方一副疑惑困顿的模样,显然是还没学过这首诗,又不想落于练蓉之后,让别人瞧不起,打着哈哈说了句好诗,就讪讪地坐了下来。

路君年站起身,将杯中的茶水倒尽,满上桑落酒,对众人一敬,仰头喝下,道:“路某以为,练公子所言差矣。诗经乃民间现实生活的写照,对现今诗歌创作的影响极大,你所谓的朗朗上口的唐诗,也受其影响。”

路君年此言一出,座上一片寂静,没有人想到他会突然站起身反驳练道行的话,毕竟这可是练家的宴席!谁会当着主位的面当场驳斥?

谢砚饶有兴致地看着路君年,眼中亮着光,等着路君年往下说。

练道行想要站起身打断路君年说话,路恒重重地将碗放在桌上,发出很重的一声响,他斜斜地瞪了练道行一眼,对路君年说:“继续。”

路恒此番举动,就是要告诉在场的所有人,他路恒此时此刻还是大元国的门下侍中,他的儿子想说什么,在座没有任何人可以打断。

路君年并没有理会练道行愤懑的目光,从容道:“诗经不仅仅只有情爱和俗事,还有先祖从农耕走向商人贸易的艰辛,人们祭祀神鬼时内心的祈愿与渴望,与自然抗衡、观察最终得出丰富的生活经验,王宫权贵之间的觥筹交往,官民之间的怨愤不平,即便是情爱故事,也不都是凄婉苦涩,从动人的诗句中感受人间情爱的美好,在苦情苦爱中勉励前行,忆苦而思甜。若从三百余篇诗经来看,王朝更迭,民风变迁,自然律变,每通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悟。”

路君年说完顿了一下,复又看向练道行,问:“敢问练公子读了几遍,才得出诗经中只有凄婉情爱和民间俗事的结论的?”

圣人古经能够流传至今,让人们奉为圭臬,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不应当被人轻易诋毁,尤其是练道行这种根本没有读过多少书,却还对古经大肆批驳,进而沾沾自喜的人。

路君年就是故意的,而路恒给了他最大的底气。

练道行脸上红了又白,白了又红,路君年让他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他很想站起来跟他理论,可他也知道自己只是临时读了点皮毛,肚里空空,根本辩不过路君年。

若是能够动武就好了,他一定能够将这个装模作样之人一拳揍趴下!练道行心想,但也没法付诸行动,练道祁特意叮嘱过他,不能在宴席上闹事,以免给太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所以,练道行只能干瞪眼,甚至连路君年的问话他都没听到。

桌面再次一片死寂,还是谢砚先鼓起了掌声,其他人也跟着鼓掌。

洛青丹:“好!好一个王朝更迭、民风变迁、自然律变!久居高位之人看不到民间苦难,流民为了生存频繁迁徙,常年生活在幽暗小径之人不懂太阳东升西落,旧王新皇交变如潮汐更迭,若只从个人的角度看待万物,则眼界狭隘,如今却有《诗经》一书,借着他人的眼睛看待事物,才知世间万物皆缤纷多彩。路侄今日一言,当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路君年拱手道:“不敢当。”

谢砚目光随着路君年坐下而落在他的脸上,笑着说:“路侍读不愧是我看中的人,对于诗经的看法,我们倒是意外的合拍,没想到你比我敢说。”

“太子谬赞了,臣都是在东宫跟太子学的。”路君年适时地谦恭道。

他这么一说,练家人心里会好受些,会产生“既然是太子说的那便是了”的想法,在他们眼中,输给太子那是理所应当的,但输给路君年,他们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尤其是练道行,听了旁人的言论,面上更是挂不住,这本该是他们练家人彰显才能的场合,却被路君年抢了风头,叫他如何心甘?

谢砚怎么会听不出来路君年在拿他挡刀,笑容更甚,盈盈地看着路君年,宛若无人地轻声说:“对,都是我教得好。”

坐在两人中间的路恒重重咳了一下,用身体挡住了谢砚看向路君年的目光,对谢砚咬牙切齿地说:“多谢太子殿下教导我儿。”

谢砚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摆了摆手,说:“应当的。”

桌上的话题很快又转到了其他地方,路君年松了口气,突然感觉到另一束陌生的炽烈视线落在了他身上,他凭着感觉转头望去,那视线却忽地消失了。

那个方向,只有谢砚、练道祁、练蓉跟洛夫人,而谢砚的眼神他很是熟悉,并不是谢砚。

会是谁呢?

第148章

一场乔迁宴,除了中间的插曲,其他时间宾主尽欢。

饭菜都已经吃完,桌上又上了些瓜果,路恒一如既往地将手伸向葡萄,路君年喝多了水,起身去方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