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生,昨晚我钓了条好鱼,还搁盆里呢,走,到我们家吃鱼去!”
狼孩揽过他肩膀,硬是把章望生给弄走了,前头不远,凤芝正跟雪莲在说话。
到了家,南北踩木桩上炒菜呢,辣椒炒青番茄,又酸又辣,可有味儿了。她热得头发一缕一缕的,见嫂子跟三哥回来,立马叫人。
吃完饭,王大婶又来了,南北目送她进了堂屋,问章望生:“三哥,嫂子是不是要变猴子了?”
章望生正在刷碗,水晒了一天,热热的,他催南北快洗澡。
“三哥!”南北蹲他跟前,“你都没听我说话。”
“听着呢。”
“那是不是嫂子要变猴子了?”
“什么猴子?”
“你忘啦?你给我讲的传奇故事,那个人想起她是猴子,就变回去走了,不要她男人也不要孩子了。”
章望生把碗筷放好,说:“你要自己学会洗澡。”
南北撒娇:“可我够不着后背呀,嫂子说只能她给我洗。”
平时都是凤芝给她洗,搓手搓脚,她慢慢长大了,凤芝说姑娘家只能嫂子给洗。
章望生的脸上有月色,非常清,他睫毛很长,鼻梁那是睫毛的黑影子,他站在月光里说:
“如果嫂子要走,我们得让她走。就算她不愿意,我们也得让她走。”
南北似懂非懂:“为什么?”
“你长大会明白的。”
“我不想叫嫂子走。”南北扁扁嘴。
章望生抚弄着她的小肩膀:“你乖,别在嫂子跟前说这样的话,更不能闹不叫她走。”
南北问:“嫂子不要我们了吗?”
章望生摇摇头。
“那她为什么走?”
这样的事,哪里能跟小孩说清楚呢?章望生没法解释,就轻轻说:“你以后跟着三哥,我们不分开,我答应你。”
南北不说话,她坐到台阶上才问:“为什么月亮都不会死?”
章望生和她一起坐着,他说:“因为月亮没有生命,有生才有死。”
“要是以后三哥也要走,那我怎么办?”南北问这个时,才带了哭腔。
章望生听她声音,心里满是怜悯,说:“我能去哪儿?我哪儿都不去。”
南北把脸埋在他膝头,她觉得害怕,又没法大哭大闹,她听见头顶三哥又低声说了句:“你也哪儿都别去。”
第16章
忙完秋收,凤芝要回娘家,这次走了,是再也不要回来的意思。她走前,老是忙着做鞋,麻线,老木顶针,膝头的篾箩里散着许多工具,她眼睛都要瞅瞎了,一夜不歇,做完春秋,还要做毛窝窝,它最费时了,凤芝要在走之前,做出两双新的毛窝窝,做大一点儿。
毛窝窝是拿芦苇做的,章望生带着南北到河边去,河水很清,秋天的苇花被风吹斜了,要挑花穗子最大的,绒不能短,也不能长,得正正好,扎得整整齐齐,倒悬在屋檐下头再晒上几个太阳。
凤芝把毛窝窝做好,就走了。
走前一夜,她搂着南北,南北心里都清楚,嫂子流着眼泪说:“你听三哥的话啊。”
“嗳。”
“搁外边别什么都说,别跟人置气吵嘴。”
“嗳。”
“跟三哥好好过日子,有什么事,去找马六叔,找雪莲姐,实在不行托他们给我带个话。”
“嗳。”
凤芝搂紧了南北,她哼起小曲儿,一边哼,一边流眼泪,外头风刮得大,窗户又呜呜响。
她起得格外早,一夜几乎没合眼,就拿了几件衣裳,用布裹了。南北睡得熟,在热乎乎的被窝里只露个绒绒的脑袋,凤芝低头,瞧了那么片刻,挎着包裹出了堂屋。
五点多钟的天,还黑着,启明星在天幕上挂着格外清亮,空气里满是霜味儿,初冬的天,已经冷起来了。章望生起的也早,他听见鸡鸣,谁家的狗也在叫,他起早送嫂子。
“望生,不是说好不要送的吗?”凤芝一开口,两片嘴唇就颤颤的了。
章望生早比她高,前两年还不觉得什么,现如今看,哪怕只是个不清的轮廓,看着也真是高。他跟章望潮乍一看很像,眉眼清,但秀气里又是硬朗的,这点跟他二哥不一样。凤芝想着,不一样好,不一样好。
“我想送送嫂子。”
凤芝跟他到了门口,她把家里能摸的东西都摸了个遍,哪怕是自留地里枯了的,被霜打蔫了的死茄子棵,也摩挲过了。她什么都舍不得,什么也带不走。
“别送了,望生,你慢慢大了,心里头其实比谁都有主意,嫂子该交代的都交代过了,我就不再说什么了,”凤芝哽咽起来,“你带着南北,可要好好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