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周显,果然不是旁人口中所说的那样光风霁月,心无杂碍!
太监嘴角隐蔽地露出一丝满意的光芒,他垂下头,哽咽道:“听闻回雁堂的圣手也在国公府中,若是太子殿下有心,可以将其一同带入宫中,最后为陛下……想想办法,不知能否再延缓一二。”
周显点头道:“理应如此。”
太监心中的话终于全部说完,他这才缓缓站起身,拭着泪水,道:“事态紧急,宫中已备好车马,请太子殿下与大将军速速上车!”
镇国公府门外,不知何时,已经停靠了两辆宽敞的马车。
周显看了一眼这辆马车,眼中露出一丝犹豫之色:“孤需先安顿好羽林军,随后调令亲卫,与孤同往。”
“时辰恐怕来不及了!”太监的语气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焦急与催促之意,“陛下危在旦夕,江山社稷尚未有托,若请太子殿下速速上车!”
周显目光挣扎了两下,最终似乎仿佛还是急迫占据了上风,他迈开脚步,向门口的车辆走了过去。
戚玉霜目光轻轻在太监的身上一扫,也迈开步子,跟上了周显。
门口停靠的两辆马车,外表是普通的宫中车马的样式,并没有什么奇异之处。只有车前的马匹似乎有些焦躁,不断地转动着马头,缰绳微微抖动,在极为寂静的夜色之中,发出轻微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一阵风掠过,周显的衣袂随风飘动,戚玉霜的手轻轻在袍袖之下,轻轻拉住周显的手,食指迅速在他的手心里写下一个字:
“无。”
车内与车下,没有人埋伏。
周显敛眉低目,脸上没有丝毫的变化,迅速地登上了马车。
戚玉霜一撩斗篷,也钻身进入了周显这辆车中。
身后的太监脸上微微一急,刚想阻拦,戚玉霜蓦然回过头,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寒光四溢。
太监后背骤然一凉,想要说出口的话,仿佛在一瞬间凝固在了唇舌之间,一点也发不出来了。
老堂主听到消息,也迅速披衣走出了房门,叫上了戚玉云跟随在身后。
两个人赶到门口,急忙上了后面一辆马车。
马车“吱呀”一声,悠悠启动,车轮 。拉车的马似乎越发急躁,马蹄响起杂乱的声音,在街巷的青石道路上飞驰起来,向皇宫的方向奔去。
戚玉霜贴着周显,在他耳边以几乎低不可闻的气音轻声道:“这种套马的手法,乃是军中战马所用的。”
这种套缰绳与衔铁的手法,较为粗暴,乃是应对军中战马的。宫中之马大多养在官厩之中,只供皇帝与皇子公主们偶尔骑行取乐,自然承受不住这样的套法,这才如此焦躁,不断地甩着马头,抖动着缰绳,发出异响。
周显微微地点了点头,忽然语气自然地道:“你是什么人,孤觉得似乎有点眼熟。”
那太监正坐在车夫旁,闻声回道:“多谢太子殿下记挂奴才,奴才是御前总管刘德生的徒弟。随着师父在御前侍奉,可能与太子殿下有过几面之缘。”
天衣无缝的说辞。
“嗯。”周显应了一声,不再说话。依靠在车壁上,开始闭目养神。
他自然知道这个太监是谁。御前伺候的太监统共不过这些人,以周显的记忆力,每一个人的名字与相貌他都早已过目不忘。
刘德生是侍奉在天奉帝身旁已久的老太监,陪伴着天奉帝长大,与王宝福之于他来说,是一般无二的地位。刘德生的徒弟,他也见过几面,确实有眼前这个人。
果然,细节越真实,越令人难以分辨其中真假。
马车飞速行驶在道路上,夜色深沉,雾气四起,整座京城仿佛都已经陷入了深夜的死寂之中,只有这一辆马车,正在道路上发出急促的响声。
“咔哒”一声,马车终于停下,太监语气恭敬地说道:
“太子殿下,大将军,到了。”
周显撩开车帘,与戚玉霜一同走下了马车。
金雕玉砌的宫门恢弘华美地伫立在面前,仿佛在夜色中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白雾,宫门以内深沉一片,往日里金碧辉煌的灯火,在天奉帝病重后已不再每夜点起。京城遭逢大难,宫娥婢女、太监内侍许多也感染了疫病,被送出宫,统一安排在病舍救治。宫中的人越来越少,值此夜晚,从宫门之外,竟然连一盏稀薄的灯光也看不见。
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屋檐上张牙舞爪的螭吻张开了大口,一栋栋墙壁上画彩雕漆的盘龙狰狞地圆睁着漆黑的双目,仿佛在死死凝视着即将走入宫门的人。
周显与戚玉霜二人的脚步微微停顿,顿在了宫门口的位置。
太监的脸上,下意识地划过了一抹焦急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