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妤的意思,戚玉霜与周显都明白——她怀疑,是高贵妃与大皇子一党,开始暗中下手。
但是,自从天奉帝醒来之后,就只让最贴身的心腹太监与侍卫把守寝殿,将自己所处的环境围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就连太子周显也不能经常前往。想要往里面安插人手,更是不太可能。幽禁华康宫的高贵妃与大皇子,又是如何在天奉帝身上动手脚的呢?
周显忽然看向了戚玉霜,缓缓道:“这种病状,与我母后当年临终前,非常……相似。”
戚玉霜身体忽然一震。
当年戚家出事时,元慧皇后身体已然十分衰败。戚老将军身死狱中,戚玉霜不顾身边所有人的劝阻,也没有听从元慧皇后的苦劝与挽留,直接离开了京城,从此远离了所有京中的人与事,就连京中故人的消息,也不想再听到。
但她却知道,在她离开京城之后的第二年,元慧皇后在病痛的折磨下,溘然长逝,举国哀丧。即使远在北疆的小小村落,她也听到了元慧皇后故去的消息。
那一年,她偷偷裁了白布,缠在了贴身的衣袖之中,一带就是一年,算是聊表她对这位慈爱得像是母亲一般的温柔女子最后的怀念。
后来她与周显重逢,周显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元慧皇后过世时的事情。两个人像是保持了一种不动声色的默契,把那段分隔天涯的岁月,一笔带过地略去了。
周显道:“恐怕,我们很快就要进宫了。”
王婕妤道:“事态紧急,我唯一的牵挂,便是女儿孝真,请大将军允许我将孝真留在大将军府中。宫内,恐怕即将要有一场大变了。”
戚玉霜点了点头,没有犹豫,默认了这件事情。
王婕妤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她能够潜出宫门,已是不易,戚玉霜知道,恐怕是周显留在宫中的人手帮助了她。如今她若是离开的时间太久,一定会被天奉帝与宫中的人察觉。
方才一直藏在王婕妤身后的孝真公主终于露出了身形,她看着戚玉霜,细声细气地说道:“大将军,别来无恙。”
戚玉霜撑起一个微笑,道:“公主也是。”
孝真公主看着她的神色,道:“京城中的百姓,差一点就都要死了,前几日我趴在宫中的树上,看到了青屏山的大火。我们都仰赖了大将军的保护,孝真代表百姓,谢谢大将军。”
戚玉霜被她童言无忌的话语逗笑了,道:“公主小小年纪,不要想这么多,快去休息吧。”
她吩咐下人去给孝真公主收拾出一间最好的房间来,孝真公主的手紧紧捏着自己的衣角,最后慢慢地放开:“大将军,我有一日,也要保护你们,保护百姓。”
“好。”戚玉霜道,“会有这么一天的。”
第117章 急召入宫
不出一刻的时间, 有马蹄声由远及近,急促地响彻在街巷之中。马蹄踏在青石上,发出前所未有的急促声音, 一声声响在人的心上。
戚玉霜猛然站起。
来了!
太监的靴底“砰”的一声落在镇国公府门口的砖石上, 尖锐的声音穿透层层墙壁,仿佛是直接炸响在人的耳边:
“陛下有旨, 传太子殿下、戚将军入宫!”
周显向前两步,手按在门上, “吱呀”一声推开了门。
那名太监见到周显, “扑通”一声跪在地面上,眼中热泪滚滚而下, 大声道:“启禀太子殿下, 陛下……陛下不好了!”
周显面上露出焦急之色,道:“什么?你说清楚!”
戚玉霜适时地在旁边道:“什么不好了,慌慌张张的, 把话说清楚!”
太监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 痛哭道:“陛下今夜戌时三刻,开始呕血,眼看着、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周显道:“孤即刻入宫!”
太监哽咽道:“陛下已经传旨太子殿下、大将军与诸位重臣入宫面圣,说是要……交代最后的那件事。”
他的声音已经压得极低,沉沉的语气中,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味道。
最后的那件事,还能指什么?
皇帝大限将至,召集群臣与太子入宫,要交托的, 自然是传位之事。
太监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周显的脸色, 似乎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到一丝隐隐的激动。
周显垂下眼睛, 道:“不可胡言。此事,岂是可以揣测的?”
他的脸上虽然并没有展现出预计之中的期待,眼前的太监却敏锐地从周显的话语中捕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若是真的至诚至孝之人,听到这样的话,第一反应一定是让说话之人住口,父皇天年鼎盛,千秋万岁,怎能议论此事?而周显却在刚才听到他的暗示之后,第一反应是——此事,岂可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