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将台+番外(130)

谁能预料到,七年之后,戚玉霜竟然重新出山,权掌三军,不仅在镇北关救了圣驾,还把北疆犬戎大军拒于国门之外。圣上特旨恩准其继承其父,袭爵一品镇国公,赐下了世不降等的殊荣。

这世上的荣华富贵,犹如草头之露,来去倏忽,无人能够预料。

在戚玉云回京的第七日,忠勇伯府来访。

所有知情之人心中都如同明镜一般:

忠勇伯府,这是想要重提当年与戚家的亲事。

攀高结贵,本就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值得苛责的。

但戚玉云身份再贵重,却也是一位尚未出阁的姑娘家,戚玉霜虽然自己离经叛道,但却把戚玉云保护得很好,一向希望给这个妹妹自己选择的机会——

选择相夫教子也好,与自己一样离经叛道也好,戚玉霜希望这两条路都能为她保留,不至于像自己一样,没有别的路可走。

不然她戚玉霜戎马半生,撑起镇国公府的这片天,为的是什么?

于是,在忠勇伯府的造访下,戚玉云没有亲自出面,而是由二婶柳氏招待了携子而来的吴夫人。

这位忠勇伯府的小公子,姓吴名任,乃是家中幼子。吴夫人对自己这个儿子无比骄傲,柳氏也铆足了劲想要表现一番,以讨好戚玉霜姐妹,于是在这一场见面中八面玲珑,说得密不透风,既没有表示出同意,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留有了三分余地。

当晚,柳氏与戚定省合计了一下,论理来说,镇国公府眼下没个真正当家做主的长辈,以他们作为叔婶的身份,谁也不敢在戚玉云的婚事上拿这个主意。

这件事,还是得问当今镇国公府真正的掌事人——戚玉霜。

于是,柳氏赶紧修书一封前往北疆,询问戚玉霜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半个月后,回信到达戚府。大家拆开一看,偌大一张纸,只写了四个大字:

“听玉云的。”

戚大将军推卸责任的方式可谓简单直接。

言下之意,妹妹点头,那就是好,妹妹不乐意,那直接不承认就完事了。

区区一个吴家,她戚玉霜可还没有放在眼里。

柳氏终于惴惴地拿着信,来询问戚玉云,想知道她心里究竟是怎么个主意。

彼时,戚玉云正点着灯,坐在引泉山房中的书案前,静静读着眼前的医书。

听完柳氏的叙述后,戚玉云沉默着,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半晌无言。

最终,她缓缓地点了点头,声音清冷,却十分坚定:

“答应他们。”

……

回了这封信后,戚玉霜也开始准备回京的事宜。

是年深冬,威远大将军戚玉霜、车骑将军卢辞护送常乐公主灵柩回京。

京中有关是否与尤班单于和亲的争论,在北疆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仿佛也在瞬间按下了暂停键。

常乐公主一事的真相,太过惨烈,惨烈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娄邪单于的恶毒,犬戎人的阴狠,前车之鉴,不可不令人三思。

此外,娄邪单于逃回犬戎,致使犬戎三部分崩离析,带走了军事实力最为强劲的娄邪部,以之与尤班单于对峙抗衡。由此一来,不仅尤班单于国书中的第一条要求已经完全破灭,现在尤班单于自身也陷入了犬戎内斗的危机之中。此时借公主和亲以安抚犬戎、宁定北疆的目的,似乎也没有那么大的必要性了。

眼下,犬戎内部两王对立,内战一触即发,大孟此时所要做的,似乎只是坐山观虎斗即可。

对犬戎的争论,短暂地进入了平静。

朝堂之上的事情虽然瞬息万变、风云不止,却并没有影响到京中贵女们的出行与交游。年轻的女郎们正像是一朵朵妍丽的花儿,开放在皑皑的白雪之中,格外地具有活力。

眼下正值隆冬,年关将近,高贵妃在宫外的猗江园设下了赏花宴,邀请世家贵女们共赏新开的红梅。

猗江园是皇家园林,地方颇为宽阔。高贵妃和蔼地吩咐两句后,就离席放她们赏花去了。女孩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说笑,一时颇为热闹。

“二妹妹近日身子可见好了?” 刘家小姐拉着戚玉云的手问道。

刘小姐也是将门之后,她乃是庆安侯之女,年幼时与戚玉云关系还算不错。如今戚玉云回京,自然也与往年的手帕交们有些走动,在不得不出席的宴饮交游场合,不至于太过生分。

刘小姐等人不止一次地心中暗叹,身为戚老将军之女,如今镇国公一母同胞的嫡亲妹妹,戚二小姐理应是世家贵女中的贵女,却偏偏生了副不算康健的身子,让人不由得惋惜。

“托姐姐的福,”戚玉云眉眼没有什么波澜,嘴角轻微地笑了笑,“苦夏之症早已大好了。只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