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对不起,我没能完成您和义父的约定。”
“学医非一朝一夕能成,我不想因此把义父束缚在身边。”
暖风拂过她的面颊,像母亲温暖的手,秦归晚弯了弯唇角。
“不过,无论如何,我都会好好地活着,替你们看看大楚的太平盛世。”
*
翌日起,秦归晚便独自做起了山茶糕,让青枝好生歇着。
柳四娘现在和秦归晚已经熟稔,见她每日兴致勃勃,便提议让换成更好的茶叶粉。
如此,她能把山茶糕的价格再卖贵一些。
“你只要能做得出来,我就能卖得掉。”
秦归晚很喜欢柳四娘这种坦荡的性格,听从她的建议,换成了最好的龙井茶粉。
今日第一次做,她担心客人不愿意买,想了想,决定亲自去一趟,并和柳四娘商议,让客人先试吃。
未曾想,不少客人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并未嫌弃价格贵。
柳四娘戳了戳她的胳膊,用团扇捂着嘴笑道:“这下你亲眼看到了吧?”
“定高价是客人觉得值这个钱,可不是世子爷安排的,世子爷是打心眼里尊重你的手艺。”
“我这长惜酒楼在箕城也算数一数二,靠的就是口碑。”
“说实话,当初就算没有世子爷发话,我也会收下你的山茶糕。”
“我才不会和银子过不去呢。”
提到顾濯缨,秦归晚心绪复杂。
她已经快十几天没见过顾濯缨了。
这些日子,她偶尔会想到他表白心意那日明亮温柔的眼睛。
以及眼盲期间,他每日陪着她一起去院子里散步的情形。
和柳四娘告别后,她下了楼,正准备上马车,余光瞥到倚在旁边香樟树下的人。
穿着青梅色锦服,乌发上系着同色锦带,一张脸被太阳正面照得模糊不清。
那人扬了扬眉梢,“听闻你的旧疾已经彻底好了?”
声音藏着浅浅笑意。
秦归晚怔楞看着他,暖阳有些明媚,刺得人睁不开眼,她被眼前的光和笑恍住了神。
“顾世子?”
“你为何在这里?”
顾濯缨从光中踱步出来,斑驳的树影在他肩头缓缓游动。
“我回来后,他们说你来了长惜酒楼,我就过来了。”
“我想亲眼看看,你是否真的痊愈了。”
直到他走到秦归晚面前,秦归晚这才惊愕地发现,他居然瘦了一圈,且无比憔悴。
“你怎会消瘦如此?”
关心之话脱口而出,顾濯缨轻笑,一只手掀开马车帘子,一手朝她伸去。
“先上马车,我慢慢讲给你听。”
第140章 烟火
马车里,顾濯缨说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
解佐带着二十个死侍潜逃后,大理寺和刑部的人一直在联合追踪他。
此人官居高位多年,对大楚朝堂了然于心,甚至能闭眼说出大楚军营的所有兵马粮草情况。
一旦潜逃出大楚,将朝堂之事透露给敌国,将会给大楚带来不可估量的麻烦。
奈何解佐太过于狡猾,安排了六个替身往不同的方向逃,以此来迷惑众人的视线,导致官差们一直没抓到他。
景崇帝为此夜不能寐,一再催促众人火速找到解佐。
他来箕城后,得知此事,也安排了人四处查询解佐的下落。
箕城是大楚最北的城邑,也是通往东羌的必经之路,他希望把解佐拦在大楚境内。
当时他去找闻州巡抚要药时,居然等了一个时辰,巡抚才火急火燎赶回去,让他到库房随便选。
他出了府,越想越不对,那巡抚说是出城查看土地兼并情况,故而回去晚了,可他隐约记得,那巡抚衣角和靴子上并无半点尘土。
回来的路上,他便让人偷偷暗查闻州巡抚。
这一查竟然发现了惊天秘密。
原来这巡抚暗中和解家私下有勾搭,很可能窝藏了真正的解佐。
那晚,侍卫告诉他此事后,他立马带路绥和一队人出了城。
此事事关重大,他怕打草惊蛇,亲自带着路绥潜伏在巡抚府附近,每日盯着,整整五天不敢动。
同时联络了大理寺和刑部的人。
三天前,巡抚果然安排人送乔装打扮的解佐出城,又同时准备了几个车队混淆视听。
他带人把解佐堵在了城门外,解佐见势不对,还想借着死侍的掩护逃走,他情急之下独身追上,当场砍掉了解佐的脑袋。
为防止解佐耍诈,他又安排人验尸,确保尸身是本人后,这才让大理寺的人把尸身带回京都交差。
顾濯缨说得风轻云淡,但是秦归晚能想象到其中的惊心动魄。
解佐这种心狠手辣的老狐狸,潜逃期间带的死侍绝不是一般人。
逼得顾濯缨当场砍掉人头,而不是活捉回去审问,说明那场打斗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