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跟着非常流畅的彩虹屁:
如此大手笔的开民智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今圣上能够通过此等提案,定然是个尧舜禹与、雄才大略的天子,这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浩荡皇恩,泽被后世。
夸完皇帝,又夸了这一壮举竟是出自稚龄女儿之手,果然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
唐腾如今七十八高龄,在现在的时代是个不折不扣的长寿老人、老祖宗辈分。
楚蕴灵今年才十五岁,以唐老的年岁说一句‘稚龄小儿’完全当得起。
但是对于其他人,这消息可就掀起了滔天巨浪。
这么一个前无古人的举动,这样一份肉眼可见的滔天政绩。
居然是落在一个刚刚及笄的小女儿头上的吗!
得到这么一个消息,各方反应不一,也气坏了不少人家。
其中就有林茂生。
他明知这报纸可能会有让自己生气的内容,却又忍不住买回来看。
现下从报纸上看到‘老对手’这么一篇文,五脏俱焚。
他忍不住开始诅咒起来:“这老家伙怎么还没死……哼哼,对着这么点屁大的小姑娘也能夸得如此肉麻?若不是看上人家了,都老不死到这把岁数了,还想一枝梨花压海棠呢。真是不讲究……”
人心皆为自身映照。
话分两头,这边的唐老同样在看着新出的报纸。
他慢悠悠的抚摸着自己长长的美髯,边看边品茗,显然心情甚好。
眼前报纸上,他的这篇文章被排版的很漂亮啊。
唐老会写这份文章,有一些些是出于自己的私心,他对报纸确实欣赏。
但是大头还是因为陛下他,给的太多了!
没错,唐腾属于安临琛找来的高级别‘枪手’了。
当然也是唐老本身立场没什么毛病,名声态度都够,才让他进入了帝王的视线。
如今这位圣上,野心不小啊……不过只要方向对,野心对于一个帝王不是坏事。
他似乎隐隐看到了盛世将启的前兆。
就是不知,搞出如此巨大声势,圣上打算怎么往下走,又打算如何对待那些世家。
士心也是民心,但民心不只是士心……
陛下这艘巨轮,能压得下士心掀起的滔天巨浪么?
唐老眼里的精光忽被一阵疼痛打断。
“哎呦!哪个小兔……是晓晓呀~怎么突然过来了!快过来给曾祖抱抱~”
看清眼前的粉嫩团子,已经到嘴边的小兔崽子硬生生被他咽了下去,转而笑呵呵的哄着小小姑娘来他身边,也不管他那每日精心呵护的长髯了。
唐老的忧思深远。
但安临琛敢这么搞,自然是不怕那些所谓的‘世家贵族’。
更不会以为这‘得民心者得天下’里的民心独指士心。
准确来说,如今的大锦里。那些标榜着世家大族的人家,并不能给他带来足够多的威胁。
甚至可以狂妄的说句,这些个世家,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积淀深厚的人家。
此时所谓高门大族,底气无非就是权钱人脉与手中掌握的知识。
乱世一通洗牌,那些个什么百年世家名门望族,能全须全尾保存下来的有多少,站对了位置能博到从龙之功的又有多少。而不管哪个,都大不过手握军权的开国皇帝。
钱权不说,安临琛本就站在天下的顶端,富有四海。
且大锦如今只有以军功封的爵位。在安临琛开启世界线之前,只有那五位大公。而开启时间线后,安临琛没有再封国过爵位。
就是说,那些世家,现在想用个出于荣誉的‘xx伯府’、‘xx侯府’装点门面,都拿不出。
他们能依仗的,更多的只有自己家族里还立在朝堂上的人。
偏现下朝堂风起云涌,陛下经常的神来之笔搞得人人自危。
甚至世家最依赖的‘知识’,正是安临琛最不缺少的。
他缺少的,只是将这些知识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的人才。
科举制度的步步完善,科举地位的层层拔高,都是对世家的极致打击。
当人才不再是问题,当寒门可出贵子,哪怕再少,基数也在那放着。
乾清宫,安临琛左手轻轻捏着一瓣西瓜,右手则拿着新出的报纸看着。
时下活字已经很精致,但是大小还是不能缩减到他前世看到的模样。
在安临琛看来,这份报纸还是比较粗糙的。
但是对于现在的时代来说。
已经相当精致了,它甚至有专门在边边角角刻印花纹。
《盛京时报》虽说挂名在楚蕴灵名下,但前面这两期最后的审稿人都是皇帝本人。
安临琛还需要报纸成为他的口舌,这个开头自是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