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他的命令,他身后都尉府的心腹士兵瞬间围上前来,欲将陇雀制服。
陇雀沉声吼道:“众人退后!此乃皇命,谁敢妄动!”
陈礼冷笑,目光如刀:“什么圣旨,我看是假的!来人,抓了这个假传圣旨的乱臣贼子!”
话落,陈礼腰间的宝剑瞬间脱鞘,带着寒冷的月光刺向陇雀——
就在此时,李明贤朝后做了一个手势,瞬间,黑暗中出现了二十几个黑影,也朝着陇雀攻去。
陇雀眼神一凛,眼角浮现讥诮:“尔等何敢如此嚣张!”
说时迟,那时快,陇雀身形一晃,巧妙地避过陈礼的直击,同时手中长剑舞动,剑光如水,与陈礼和黑衣人在狭小的巷子里打了起来。
陈礼在出任京西都尉之前,曾经是锦衣卫出身,功夫十分不俗。
两人的剑光如龙,十几招过后,陇雀灵巧地躲过陈礼的攻势,反手一剑,径直刺进了陈礼的胸腔。陈礼身体一震,面露痛苦之色,他的双手握住了陇雀的剑身,鲜血从指缝间流出,染红了地面。
正当此时,一阵马蹄声从巷口急促地传来,廖正骑着高头大马急匆匆地赶来,身后还跟着一队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他一手握着卷轴,上面有着朱红的徽章,正是宣武帝的圣旨。
廖正高声道:“陛下有旨,命令我等捉拿李氏父子,阻挠者,杀无赦。”
随着这句话落下,他身后的锦衣卫像是鬼魅一般地下了马,与李明贤身后的黑衣人缠斗起来。
很快,李明贤父子的人便被锦衣卫拿下,京西都尉府有几个带兵的小头领在混战中也死在了陇雀剑下,而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陈礼在都尉府的心腹。
一片混乱之中,陈礼捂着胸口的刀伤,目光却捕捉到了廖正朝着陇雀笑着点了点头。
此时此刻,陈礼眼前的迷雾散去,似乎终于察觉到了事情的真相——陇雀今夜的目标从头到尾都不是李氏父子,而是自己……
只是,他知道的已经太迟了。
望着下面骚动的人群,陇雀快步走到陈礼身边,低呵道:“陈礼阻挠办案,已经死了,尔等也要步他的后尘吗?”
他手中的长鸣剑还带着血,众人听见这声怒喝,都收了声,不敢再有动作。陇雀这才缓缓的把剑收回剑鞘。
剑身入鞘轻微的碰撞声,为今晚的混乱画下了一个句号。
廖正站在不远处,目光一直盯着李氏父子。
他嘴角上扬,他笑眯眯地向李氏父子走来,道:“二位随我们走一趟吧。”
*
另一边,东山大营内,齐王坐在中军帐中,额头紧锁。
一名幕僚走进,低声地向齐王汇报了城中最新的消息。
齐王的手中紧握着一只银杯,听闻陈礼的消息后,他放缓地放下杯子,银杯轻轻地在桌面上发出了“咚”的一声。
他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神情越发沉重。
第75章
夜, 东山大营。
熊熊火光撩起金色的火舌,如同地狱中跃起的妖焰,火光映在士兵们坚毅或者略显疲惫的脸上, 映照出地上的影子摇摇曳曳。
众人聚在一起,甲胄下的肌肉紧绷,喧哗声中夹杂着担忧和紧张。
高台之上,齐王的身姿显得格外挺拔, 身上狼头战甲银光灿灿。他背后,一面巨大的军旗随风猎猎作响, 蛟龙在火光的照耀下仿佛活了过来,张牙舞爪, 好似随时都会冲出旗面。
齐王双眼光芒锐利。他挥了挥手, 示意下面的人安静。随即, 他缓缓开口, 声音铿锵有力:“诸位, 本王乃摄天大帝之子,一心为国为民,为大昭江山肝脑涂地, 在所不惜。但现在他姬朝过河拆桥, 屠戮功臣, 君既不君,臣便不臣!”
说到这里, 齐王举起手中的宝剑,点向远方的京都方向,声音更为激昂:“东山的各位儿郎, 明日清晨,与本王一道攻回京都, 拨乱反正!”
齐王话落,大营众人纷纷应声。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斥候急匆匆地冲进人群,面色如土,大声道:“不好了,王爷,大营被人围住了!”
这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头,营地内瞬间鸦雀无声。齐王的脸色骤然大变,剑指地面,沉声问:“什么人?数目如何?”
“并州卫,至少……两万人!”斥候颤声答道。
原本准备起兵反攻的齐王和他的将士们,此刻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个措手不及。
夜色深邃如墨,天空中的星星都仿佛被一层雾气笼罩,暗淡无光。齐王站在高台上,铁甲下的躯体僵直一瞬,他的双手紧紧握住手中的剑柄,深邃的眸子中闪过一丝决然,沉声说:“准备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