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老太太活了这么多年,深知女子识字明理的好处,一直攒着银子,等桐桐六岁之后,就请先生到家中教,她没听到书院收女子的,惊讶地问:“有女子书院?”
“没错。”肖喻道。
裴易扬接话:“我娘办的!”
裴燕礼睨裴易扬一眼。
裴易扬自知失言,赶紧捂紧嘴巴。
余老太太和余大厨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儿就是孔十一孔少青孔副监察史,尽管后来肖喻在书信说明孔少青是假的,裴燕礼真名叫裴义之,他们依照自己的见识,认为裴燕礼是富商之子,所以现下也只觉得裴母有钱又好心,并没有多想。
肖喻接着道:“已经办了很多年,教出许许多多知理又有本事的女子,有的教书,有的开书肆,有的当女官。”
“还能当女官?”余大厨大惊。
“是啊。”肖喻笑道。
“爷爷,奶奶,我想当女官!”余桐桐立马道。
裴燕礼看出来肖喻想要余家人去京城,便跟着道:“去京城,对两个孩子都有好处。”
京城是帝王之地,那里人才济济,桐桐和聪哥儿去的话,确实可以学习很多,而且肖喻也说蛋子的爹爹是当大官的,遇到不讲理的,也可以说上话……余老太太和余大厨都有些心动了。
没一会儿余老太太想到一个现实的问题道:“听说京城东西太贵,我们这样的小老百姓能活下去吗?”
“能的!我现下无敌有银子!”明河道。
余桐桐惊奇地问:“真的吗?”
“等你到京城了,我分你一半。”明河道。
“好呀!”余桐桐刚刚答应,就收到余老太太警告的目光,她赶紧改口道:“不能随意要别人的银子。”
“我不是别人呀,我是明河,你最好的小伙伴。”明河道。
肖喻笑了笑,看向余老太太道:“老太太,余大厨,其实我竭力劝你们去京城,也是出于私心。”
“私心?什么私心?”余大厨问。
“我想在京城开间酒楼,如今人手不够,如果余大厨可以帮助我的话,那我就给你两倍的工钱,这样我轻松了,你们也能在京城很好的过日子了。”肖喻道。
余大厨连连摆手:“不用两倍,不用两倍。”他这两年在小河子酒楼里当大厨,工钱丰厚,年底还有奖金,他这辈子没有攒这么多钱过,所以他和老伴儿一直都非常感谢肖喻,哪里还会要两倍工钱。
“要的要的,京城物价略高,两倍正好。”肖喻道。
裴燕礼道:“你们可以先去京城生活一段时间,就当是帮肖喻的,如果实在不行,再回青石镇也不迟。”
“没错。”肖喻道。
余老太太还是有些犹豫。
余大厨道:“我们考虑考虑。”
“不急,你们可以再考虑两三日。”肖喻道。
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大家各自入睡。
夜里聪哥儿哭着找娘,哭声贼大,震的客栈里的其他客人骂娘。
最后是余桐桐搂着睡,小家伙才算安生。
次日一早没什么事儿,肖喻几人和余大厨一家子就在诸阳县逛吃逛吃,玩的不亦乐乎,晚上聪哥儿也就嚎了两嗓子,第三日晚上聪哥儿就适应良好了,第四日一早他们一起来到衙门口。
府衙那边的处罚也下来了,余辉、汤氏不慈不孝罪名成立,但因为是官身,所以除去官身后,二人入狱两年。
这和肖喻、裴燕礼想象的差不多。
余老太太和余大厨心里还是挺难过的,买了很多吃的喝的穿的去牢狱里看夫妻二人,并送上一些银钱,让他们好好坐牢,不要担心孩子。
余辉夫妇真的是一点也不担心孩子,问也不问余桐桐和聪哥儿,开口就多要些银钱。
余老太太和余大厨心里的难过瞬间少了几分,又多给了他们一些银子,暗暗决定要把两个孩子好好培养,绝不能像这对夫妻这样,于是接受肖喻的建议,去京城,送两个孩子读好书,和肖喻这样的好人相处,以后做个好人。
肖喻几人大喜,翌日一早就一起坐了马车到川阳镇码头,然后上了大船。
余家人一起感慨船只豪华。
肖喻道:“前面的入口是不是扩大了,所以不用换船,也可以直接到京城了?”
“是。”裴燕礼道。
“那我们就可以直达了。”
“桐桐,我带你去看看各个房间。”明河拉着余桐桐的手。
“啊!”聪哥儿喊。
明河道:“聪哥儿也要去。”
余桐桐从余大厨怀里接过来聪哥儿,往地板上一放,对明河道:“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