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写!”
听到熟悉的声音,喻商枝蓦地抬头。
许清水也惊讶道:“阿爷,您怎么也过来了!”
许百富沉声道:“自是来看我的小曾孙,我看外头的人都散了,连小子如何了?”
得知真是时疫后,许百富也变了脸色。
但他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又是一村之长,还是比年轻人稳重许多。
“这样,晚些时候等喻小子把孩子们都看过,开出方子来,清水,你就和各家汉子一起,赶着咱家的牛车去镇上抓药。”
许清水点点头,家里人也很快送来纸笔。
许百富坐下后摊开笔墨,一笔一划地写下喻商枝念出的药方。
因许连的病症较重,喻商枝在成方的基础上做了加减,随后又道:“村长,此病既称之为‘疫’,便是极容易蔓延的意思,眼下村里只有四家的孩子发病,但往后定是不止这些。镇上离得远,抓药不容易,我想着我出银子,劳烦清水哥多抓些药回来备用,若是再有孩子病了,直接就能有药吃。届时我依着原价卖给村里人,不会在这上面谋利。”
许百富对此深以为然,吩咐了许清水后,起身拍了拍喻商枝的肩膀。
“村里幸而有你这么个草医郎中在,不然这下真不知如何是好。”
从许家走后,喻商枝又去了另外三家。
这几家孩子都年岁长一些,可以把脉诊断了。
症状果然雷同,确实是手足口病不假。
全都发着高热,有些现下只是嘴里长疮,还有些身上也出了疹子。
不过好在都没有许连来得厉害,吃些清热化湿的药便可慢慢地好。
这几户人家得知孩子性命无碍后,都纷纷谢过喻商枝,往外掏了诊金。
其中有一家还去后院折了好多菜,非要塞到温野菜怀里,温野菜不收,那家媳妇便道:“都是些拿不出手的东西,菜哥儿你也别嫌弃,拿回家晚上加个菜,也是我们家的一番心意。”
如此温野菜问了喻商枝的意见,便收了下来。
这边四家都得了诊断,接下来便是熬时间。
有了喻商枝施针退热,加上吃了抓回来的药后,病情都稳定下来。
然而事实确如喻商枝所料,眼下只是个开始。
因为仅仅一夜之间,村里的患儿竟又多了十几个。
作者有话说:
复明进度条持续推进~明天见~感谢在2023-07-24 11:33:05~2023-07-25 12:42: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蜡烛小皮鞭,催更霸王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三十七章 二更合一
相遇至今,他终于得以看清眼前的人
事态紧急, 喻商枝拜托许百富召集村里人,讲了一下这病的来由与需注意的地方。
村里集会的地方在打谷场,铜锣敲响就是各家至少出一人去听讲话的意思。
桩子家是桩子去了一趟, 两刻钟后才回来。
他进了家门后,桩子媳妇连忙把院门关紧, 仿佛这般疫病就进不来似的。
“村长说什么了?可与村里病了的孩子有关?”
“自是有关,就是为这事叫大家伙去的。”
桩子去水缸旁舀了水洗手,一顿叹气, “村长说了, 这次的病是时疫, 症状就是发热、嘴里长疮、身上发疹子,六岁以下的小娃娃最容易得, 再往上,大孩子和大人也都有可能染上。”
桩子媳妇白了脸,他们两口子有三个孩子。
老大是个姐儿, 年后刚出嫁,老二和老三都是小子,老二十一,老三却才四岁。
因着当初生了老二伤了身子,本以为再也怀不上了, 哪知过了好些年又突然有了。
小儿子来之不易,家里宝贝得紧。
就是不知是不是生得晚, 比起同样四岁的别的孩子,自家老幺不太机灵。
“这些都是村长说的?”
桩子看了媳妇一眼, “虽说是村长告诉大家的, 但肯定是喻郎中告诉村长的, 这几日都是喻郎中挨家挨户地给孩子看诊开药。”
桩子媳妇自也知道, 两只手握在一起绞了绞。
“我听说了,但说是看诊,不也还没治好?”
桩子放下手里舀水的葫芦瓢,“你也别太不依不饶,反正你信你那小妹说的,我只信我眼睛看见的。况且如今这疫病闹腾得这么厉害,咱家孩子要是真得了,你难不成还不找喻郎中看了?”
“呸呸呸,快别说那不吉利的!”桩子媳妇扭身回屋,抛下一句,“咱家幺儿养得精细着呢,怎么就还能染上那毛病了?我还不信了!”
桩子望着她的背影摇摇头,自家媳妇心不坏,加上喻商枝的事因是娘家人说的,倒也不能怪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