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伯、朱信礼、蒋骏,罗虎介绍来的两个护卫,还有防隅巡警里跟罗虎亲近的几位都聚在前厅上。
他们各执一词、各有主见,对罗虎身后这笔钱究竟要如何处置展开了激烈讨论——
荣伯是庄上的长者,在京城闾左中颇有些人望,他主张给这笔钱捐给城里的慈济局:
“那里养着的都是城里的鳏寡孤独,罗虎兄弟忠君爱国有大义,在西北也是骁勇猛将,捐出去也是件大功德。”
防隅巡警的几个人却不同意,他们防隅司和慈济局打交道多,“荣老先生,你只看外头的脸面,那里知道他们里面的门道,这钱捐给他们,只怕真正用在老幼身上的,还不足十两。”
“依我们的意思,倒不如直接找个孩子接出来,由我们兄弟带着,教他武艺,也算罗大哥的后人,这笔钱,就做孩子的教养费用。”
朱信礼却摇摇头,先与那几人拱手告罪,“我这人说话直,也难听,还望几位差爷不要生气,我对事不对人。”
“按着钱庄上的旧例,客人意外身死,庄票一般赔还父母亲眷,无父无母的,也是该送还本乡,交由族长里正、乡中三老裁断,万没有交给兄弟朋友共同处置的前例。”
“当然,我观诸位都是高义君子、豪杰丈夫,并非那等贪财昧良心的小人,可这笔钱也不是小数目,一个孩子要长成,中间多少波折……”
朱信礼摇摇头,“钱业里,不能开这样的先例。”
罗虎的老家在蜀中,本籍是龚州北部梓州莨郡下武原城人,武原城离西川城很近,也算蜀中较繁华的城镇。
罗虎父亲是西南大营的兵丁,后来战死沙场,母亲也不久后伤心病逝,他是家中独子,根本没有亲属。
这种处置方式,钱庄上的两个护卫也反对:
“您也说这是旧例!罗大哥他情况特殊,本籍老家早没什么人了,就算有,凭什么给那样的!”
“罗大哥这些年在军中吃苦受累的,怎么不见他的亲戚来寻他,可见都是些远亲恶邻,断没理由将钱财给他们!”
众人是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外面围观的百姓听着也觉着新鲜,纷纷出主意:
“不如化给庙里!报国寺的圆空大师就很明事理,给这位大将军做个长生牌位、功德碑什么的。”
“或者捐给江南?不是说江南河堤要重修。”
“不行就拿给西北大营嘛,保家卫国也是一份挑费,他从西北大营来,身后银子还归西北大营也是应当。”
……
云秋坐在板壁前的东首,端着他的一小碗牛乳茶小口小口地喝,听了众人这么多议论,他心里其实也有个主意。
只等着众人都嚷嚷完了,才开口道:
“荣伯怀仁念,却难料慈济局里头的门道手脚,一笔银子支用出去,万一落做赂银,也叫罗大叔难安。”
“众位差爷的主意是不错,可时间太长、无人监督,我们平头百姓也不好指摘你们城隅司。”
“朱先生循旧例,规矩是规矩些,却远了世俗人情,也不像是罗大叔会中意的安排。”
他放下牛乳茶,用巾帕拭拭唇边后站起来,“至于各位乡里所愿,也各有各的道理。我这儿也有个想法,正好说与诸位听——”
罗虎当年存银,是跟另外三个小伙子一起存的,他出了大头,其余三人出了小份,最后放在十几口大银箱里,合总计数是一万二千两。
那三个小伙子也是上西北大营当兵,西戎国灭后,其中一个留营任了从将,另外两个则被调往西南大营。
罗虎身故后,朱信礼就分开算清楚了利钱,罗虎的做罗虎的份,他们三人的做他们三人。
云秋的主意简单,请朱先生给罗虎这连本带息一万两的银子做出一张双裁的庄票:
“一份交由你们防隅司的众兄弟,一份请荣伯交到我们永嘉坊的坊里处,由他代为保管。”
庄票双裁,是钱行上一种特殊的票据。
依凭持有人数的不同,还有三裁的、四裁的,其实就是用一种特殊的暗纹纸开具庄票。
写好客人姓名、钱数、存期后,按着折痕给文辞横着裁断开,然后分包与各人。
往后要兑换,需得将这裁合页对应整齐了,才能从钱庄银号上取出银子。
防隅司的人不懂,“这里头又有坊里什么事?”
云秋笑嘻嘻,“请他做个见证嘛,不然另一半裁页放在我们庄上,待会儿要叫大家误会我们卷逃了。”
“卷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