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咬咬牙,在心中对李从舟先道了声:对不起。
然后,云秋开口、脸不红心不跳地解释,“不是呢,是重新来补一套。”
“补……一套?”
“嗯,”云秋一本正经,“前日世子看着我那套喜欢,顺手就给带去了西北,我没得看了、只好今日来买套新的。”
点心:……?
“世子?”明义愣了愣,反应过来云秋说的是谁后,惊讶得下巴都掉了,“你说我那小师弟?!他?!!”
“他竟然也看《艳|春|情》?!!!”
第066章
明义喊的声音太大, 瞬间就吸引了房间中所有人的目光。
两位书生打开随身折扇掩面嘀咕,书铺的伙计也急忙跑过来询问,“客人、大师,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儿了?”
明义是铺里的老客, 伙计也与他相熟。而旁边的小公子今日虽是第一次来后间,但这一路上都很和善客气,伙计不想他们俩人吵起来。
明义脸上表情万变,摇头、嘴里不住地嘟哝着不可能。
云秋只能轻咳一声, 高深莫测地对那伙计摆手, “无事无事, 大师只是有些惊讶罢了, 并没什么大事。”
伙计皱皱眉, 但仔细观瞧后发现两人之间氛围很好, 并没有剑拔弩张, 这才将信将疑地转身走了。
云秋在心里对李从舟再三抱歉,心里的小人还跪下来, 双手合十冲着西边磕头道了句阿弥陀佛。
然后他就吩咐点心拿了一整套的书,找伙计包起来。
出门付账时, 明义终于缓过劲,走出来就跟在云秋后脚结账。两人客气交谈着出来,云秋前脚刚跨出书铺门槛, 路边就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
下一瞬, 云秋的手就被一个妇人抱住。
“恩公!”妇人说着,还拉过来身后的一个孩子, “宝儿,快, 给恩公磕头。”
云秋认出来,这是那日小陶在丽正坊救下的妇人和孩子。
当时小陶好像说他们是……赤脉贯瞳,开了药方、写了丹剂,云秋瞧着他们母子辛苦、怕他们没钱买药,就吩咐点心给了他们一吊钱。
今日妇人换了件交领布衫,腰间还是围着条襜,不过上面的脏污消失,仅剩下一点儿白|面儿沾着。
她卷着衣袖,露出的手臂上青红消退、几道先前血淋淋的鞭痕也结了痂,人看着比那日精神,眼睛还有些红,但只是拉着血丝,不像是那日整个眼白都是红的。
被她叫出来磕头的小孩怯生生的,但还是乖乖跪到地上给云秋咚咚磕了三响头,他踉跄起身后,云秋才发现小孩的眼睛全好了:
眼白分明、黑瞳明亮,是一双大大的杏眼。
孩子身上也是粗麻衣衫,两个膝盖上还缝了厚厚的补丁。
云秋摸摸身上正好有一兜子杏仁糖,便顺势塞给小孩,“喏。”
小孩眼睛一亮,想伸手却又犹豫地看向母亲。
妇人哪好意思再要云秋东西,忙摇摇头、推回去。
“就一点子杏仁糖,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云秋笑着给糖兜兜塞进孩子手里,“您太客气了。”
大约是少有人跟她这般和颜悦色,妇人有些无措,抬起手想撩头发,却又怕脸上的疤露出来吓人,便轻轻推孩子,要他谢谢云秋。
“对了,恩公,”妇人小心翼翼往云秋身后望了望,“那、那日跟您在一块儿的小神医,他……他在哪个堂上,我、我也想谢谢他。”
汤方的效果极好,熬煮出来三贴吃下去,宝儿的血瞳就渐渐消散了。照着那方子磨粉做成点剂,没两日,宝儿的眼睛就恢复了清明。
她都以为这病是绝症了,没想路上撞见个拔刀不平的小大夫,就能给直接治好。看着小宝的眼睛,她都以为是神佛显灵。
他们的钱不多,有什么东西她都是紧着孩子,点剂倒还剩着能用,那汤方她都是用孩子喝剩下的药渣再熬煮,效果可能就不那么好。
但只要孩子好了,她自己眼中拉点血丝也没什么。
今日在食肆后厨帮工,出来倒水时远远就看见了那日给她钱财的小公子,这才不管不顾地跑过来,想要谢过两位恩公。
“您说小陶啊?”云秋笑笑,“他不是坐堂医,他老家在江南,来京城是预备参家医署局二月的考核。”
“您要想见他,可到聚宝街云琜钱庄,他暂住在那儿。您过去说找‘小陶’大夫就是,伙计会给您引进去的。”
妇人想了想,看模样是有点犹豫,清河坊、永嘉坊之间的距离并不近,从这儿走过去少说要半个时辰。
她这帮工不好找,好容易才遇上不嫌弃她模样的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