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得以侍奉身侧,这便是天大的荣光,又怎能因为女孩家一时娇纵叫公主伤神呢?还请您快快收回成命。”
常佑安又怎愿坏了阿罗前程,便忙推脱了,连说了好些恭维话,此事才算掩了过去。
几人互相凑趣,又讲了几句。陈香云这时颔首一示意,便有慧娘带着几个小宫人,手中端着几个墓旁急趋至几人面前。
她便亲手掀开那上头蒙盖的锦缎,向常佑安笑道:“听那孩子说慈幼院中东西总缺着,先前咱们不觉着,只胡乱找了个例子送去钱米,想着再怎么也尽够了,如今才知道这里头的事情着实多。这倒是我没想到点子上去,也是,这事情冗杂成这样,哪里能够呢?”
常佑安连忙道:“阿罗这孩子到底年幼,不懂什么规矩,却是民妇没有好生教养才闹出来的事情,怎敢叫公主再忧心呢?”
陈香云却摇了摇头,只笑道:“这又有什么呢?还请常娘子收下罢,往后每月供给的钱米再添一倍,若有短的缺的,你便只管来取。这本是救孤济弱的好事,我难道还有不准的时候吗?”
“民妇——这就谢过公主了。”常佑安只得答道。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忽起乱声。
赵明闻面上的神色陡然变了,她凝神细听,将昌仪带进了大帐里,一面果断地取过自己佩刀,抽刃而出。她于是急急转身望向陈香云,陈香云会意点头,赵明闻便问道:“平安在哪?我带她先避开,这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她不由带上了迟疑。
“我明白,”陈香云答道,“这里我会支应,放心。”她口中的话语简短而有力。
“你要小心。”赵明闻深深地注视了她一眼,大步向内间走去。
平安睡的正香,并没有为方才的吵嚷惊动,此时被赵明闻抱在怀里,才朦朦胧胧地睁开眼,一面小声嘟囔着,一面重又翻过身去,往她怀里埋了埋,昏昏沉沉睡去,一只小手还攥着赵明闻的衣襟不放。
陈香云爱怜地抚了抚小女孩的额发:“去罢。”她叹道。
“常娘子、慧娘。”她望着赵明闻的身影,再次唤道。
“你们也去罢,此处留我一人也便够了,不必再拖累你们。”
慧娘急迫地扑了过去,抓住她的手腕,哽咽了一下,叫道:“娘子!”
陈香云反手将她搂到怀里,轻轻地拍了拍,便放开了:“快走吧,一会就该来不及了。”慧娘自然知道事情的紧迫,她朝陈香云勉强一笑,随即转身,紧随赵明闻而去。
陈香云重新坐到案几后面,她安静地思考着自己莫名涌起的心绪,感到有些无措和诧异。
她与赵明闻之间的情谊本该是无间的,在这样的危急局势下,也只有她们才能托付与对方彼此的信任,但此时显然有些不同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错,陈香云并不明白,她也不愿再深入地想下去,因为她敏锐地觉察到那并不是一个此刻的自己应该想到的问题。
但对于这个才二十三岁的年轻女郎来说,她的确感受到了一点惋惜的情绪。
这惋惜既为自己,也为赵明闻。
可那又能如何呢?
有人动了些不该动的心思,陈香云在冷酷地审视着这整一件事情,她如此想到。
又是谁将事情真正捅出来的?陈香云并不清楚,但她明白一点,对这些掺杂着的细作的处理,不可能再继续拖下去,也是时候该给张太后通个消息了。
但此时她仍旧面临着另一场战斗。
有人打开了帐门。
帐内空空荡荡的,只有陈香云独身一身跪坐于正中,她正怡然自得地翻阅着书册,显然已经等候许久了。听到那脚步声传来,陈香云又翻过一页,直到将手头的东西都全部收拢她才抬眼望了望来人。
“诧额云珠折溃真在大帐等候您的到来。”
陈香云察觉到来人口中未尽的话语,心下已然明白。
“请带路吧。”
第126章
当阔阔走进那座辉煌的大帐时, 她那面上不同寻常的凝重神色自然吸引了一部分魏人的目光,他们心照不宣地交换着眼神,猜度着阔阔的来意, 也在心中掂量着自己可能的站位, 匆匆穿过草地, 往各处的毡帐里头去了。这些魏人要将这个消息递送到各人的主人手中, 于是整个王帐所在, 那些笼罩在上头的气氛也开始骚动起来, 人们各怀心思,却又同样密切地注视着诧额云珠的动向。
这数月来的情势, 是越发叫人看不透了。
以克保为首的年轻勇士们似乎和老贵族发生了矛盾,但令人感到诧异的是,作为克保母亲的诧额云珠大妃却隐隐偏向了九姓,彼此间针锋相对, 突兀地打破了焯夏旧日极力维护的平静。而作为外来者的赵明闻一行人, 却在此事中默契地保持着中立, 这便逼着两方人一样努力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