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犹豫着试探:“大人,恐怕不妥吧?”
叶学海自然知道不妥, 可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吗?
若是在京都, 或许还能寻弓箭手躲在暗处趁歹人不备将其射杀, 可在这种偏远之地,又实在事发突然, 如何还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罗义初如今就是个亡命徒, 一旦被逼急,匡兰月照样会性命不保。
两权相害取其轻。
叶学海横江户海一眼, 不容置喙地说:“准备马车。”
手底下人动作很快,县衙内外的包围圈都撕开一道能让几人通过的口子。
黑衣人挟持着匡兰月,和罗义初一起一边退一边往县衙外面挪动。
缙州的百姓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阵仗,扎堆在不远处凑头看热闹。
“这不是县丞大人吗?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啊,没看明白。”
“犯事儿了吧?还抓小姑娘当人质呢。”
有胆子肥的看热闹不嫌事大,三五个成群假装不经意地往这边走, 被叶学海当场下令轰走。
罗义初最先上马车,黑衣人把匡兰月也推上去,最后绕着马车检查一圈确认没人埋伏也没做手脚后才跳坐上去驾车。
临走前黑衣人扔下一句:“若被我发现有人尾随,你们就准备好草席给她收尸。”
江户海原本有这个念头, 一听这话便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离开。
马蹄疾踏,带着车轱辘也飞快地转起来, 不一会儿,长街上连马车虚影都看不见了。
准备马车的人是叶学海心腹,名唤利虎,他望着长街尽头说:“大人,追吗?”
“追。”叶学海说,“随我一起,再找几个靠得住的人另带几队分头行动,切记不要跟得太近。”
江户海原本以为叶学海会直接把事情一撂就此不管,听到他说要亲自带人追上去时难免诧异。将心中疑虑问出口:“下官浅薄,敢问大人,罗义初的马车已经驶出好一段距离,这要如何才能追得上去?”
利虎接话,说:“江县丞有所不知,我曾经在大理寺当过职,处理过的类似情况没有上百也有大几十。一般情况下来说,这种讨要马车挟持人质跑路的,为了避人耳目不会走大路,都是往泥泞山路走。”
走山路,车轱辘就会留下痕迹。
江户海似懂非懂:“可就算是山路,每日途径的马车也有不少,又该如何辨别哪个轱辘印是他们的呢?”
利虎说:“我在马车车轱辘上做了些手脚。”
江户海:“愿闻其详。”
“其实很简单,跟别的马车对调了了一个车轱辘。肉眼大体上瞧不出什么差别,但只要仔细辨认,能看出车轱辘的纹路走向不一致。”利虎顿了少倾,继续说,“而且换过的车轱辘不适配,走不了多远。”
好马配好鞍,好船配好帆。
马车轱辘也得跟车轴适配,才能跑得更远。
“那下官跟大人们一起去。一是兰月是下官世侄女,下官实在不放心。二是这一带下官比较熟悉,届时多多少少也能提大人们出点力。”江户海拍着胸脯说,“保证不添乱。”
叶学海:“行,那你也跟着来。”
颜酉往前走了两步,说:“那我也去。”
叶学海看她:“你去做什么?”
“多个人多份力,”颜酉说,“再说了,匡兰月是为了替我才被带走的,我没道理干等着什么也不做。”
颜酉年纪跟叶从意相仿,叶学海下意识就以长辈身份自居,没摆官腔,反而拿出一句长辈的风范来。语气像是在斥责家中调皮的儿女:“姑娘家跟着去凑什什么热闹,牢里走过一遭还没折腾够?回去待着休息去。”
颜酉再三保证:“我绝对不添乱。”
叶学海看都不看她,清点好人数准备出发。
临行前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叮嘱剩下的随从:“此事不要跟王爷王妃说。”
随从:“是。”
叶学海继续吩咐:“待会去医馆寻个郎中给王爷瞧瞧内伤,让王妃盯着他,两个人都不许再折腾。”
随从:“是。”
言毕,叶学海翻身上马,打马在原地转了一圈,对江户海说:“去冯……”
又突然收口,说:“去匡姑娘父亲的陵墓。”
江户海不解:“怎么去那里?”
叶学海解释:“匡姑娘被带走前的最后一句话说要带罗义初去寻她阿爹留下的东西。”
他咬重“阿爹”的读音。
这匡兰月留下的提示,她说那句话时刻意在“阿爹”后顿了顿,叶学海边会意到了。
既然匡兰月给过提醒,不管罗义初他们把她带到什么地方去,她都会想办法把人引起匡员外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