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冯正幡的定罪,还需要再讨论,而且达奚戎完至今没有醒来,只有从他这里得一份供词,才能送冯正幡上路。
另外,经过调查,可以确信的是,胡泛并不知晓自己的妾室是廉昇传递消息的关键人物,但经过此事,胡泛也再不可重用,将左迁到地方为官,此生也就这样了。
至于远在坪道的洪玉林,那就更好说了。他并非叛国,而是从一开始就不是苍柘人。年龄比洪毅峰还大的洪玉林,其实跟洪毅峰他儿子洪昼林同辈,盖因洪毅峰他父亲那辈兄弟姊妹众多,而其中有个烂人,四处留情,洪玉林本是那人的私生子。
背后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不必细究,总之澹台晏河已经下旨,派人捉拿洪玉林,就地问斩。
真相大白以后,姜翠城与谢宝珍的尸骨也不必再藏着了。
澹台晏河早就命人打造了上好的棺椁,待棺椁做好,就送这对夫妻回到故土安葬。
一桩桩一件件事无一不证明,此事距离彻底结束,已经不远了。
姜翘自然是十分期盼的,不过比起考虑更远的事情,她还是更在意自己的宝贝南瓜。
十六,姜翘休假,因此没有回东宫,而是借用立政殿小厨房,做了丰盛的一顿晌食。
小厨房里蒸汽缭绕,姜翘炒透了各种食材,而后加水炖煮。
这大丰收,要的就是随意且朴实的感觉,所有合适的食材都可以随便丢进去,无需考虑好不好看,只要美味就够了。
那花花绿绿的南瓜、豆角、土豆、地瓜、玉米……全都是丰收的证明,大块的猪肉也充分吸收着蔬菜的香,就算卖相不精致,可它的好吃是货真价实的。
当这一大锅菜做好时,姜翘特意挑了很大一只砂煲,把菜盛进去。
这砂煲一上桌,那叫一个敦实!先甭提正宗不正宗,就这个菜码的分量,就足够东北人感到亲切了。
除却大丰收,还有很多姜翘的家乡菜。
呛酸酥甜的锅包肉、颜色鲜亮的地三鲜、朴实香浓的小鸡炖蘑菇、金黄可人的冰花煎饺、绵软甜香的雪衣豆沙、多彩宜人的凉拌拉皮……
这既是做给尹徴以及其他人,更是做给她自己的。
小时候她读课文,说起乡愁,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海峡,而直到如今,她才切身体会到,分处不同时空的乡愁,是没有挽回余地的愁,只能暂缓,无法消除。
姜翘不像自己看过的一些小说一样,主人公是穿书,或者有系统,又或者有神奇的金手指,要么能够有机会回家,要么靠金手指在古代所向披靡。
她什么也没有,便只能就这样静静地度过异世的每一天,仿佛穿越本身,就是她最大的幸运。
与皇帝一家和礼贤王一家坐下来吃饭,姜翘已经忽略了偶尔会存在的尴尬和压力,更多的是每一道菜都是她贪恋已久的家乡味道。
别的菜都是她长大以后学的,唯有这些东北菜,是她跟着父母学的,仿佛现在吃下的每一口,都是在从中抽取些许属于父母留下的痕迹。
大丰收还是那样好吃,她的宝贝南瓜并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软面得一碰就碎,还可以直接拌在米饭里,把白米染得金黄,而后一口香喷喷地吃掉。
好香啊!真的好香!姜翘不知不觉,眼角就噙了泪水。
桌上的其他人都是阖家团圆,她不羡慕他们的富贵,只羡慕他们此刻的幸福。
姜翘几乎全程都没有说话,等吃完的时候,礼贤王妃笑着跟她道谢,她都险些失神,应答不及。
尹徴早就注意到了她的不对劲,因此饭后立刻找个由头,带着她出去散步。
姜翘没有跟他说任何话,慢慢调整着情绪。
在皇帝等人面前失态是很危险的,她强撑了好半天,现在还有点缓不过劲儿来。
午后的阳光很好,姜翘微微仰头,眯着眼睛。
尹徴驻足,忽而问道:“姜娘子,要到屋顶看看吗?”
姜翘猝不及防地想起自己的梦。
俄尔,她问道:“东宫便罢了,这儿也可以吗?”
“可以。”尹徴说罢,等她决定。
姜翘用手遮在额前,道:“那便麻烦大王了。”
尹徴已经麻木了,听她这样称呼自己,已经不会在内心偷偷抓狂了。
小心翼翼地拦住姜翘的腰,他轻松地带着姜翘跃到半空。
眼前只是一晃,就离地面好远!
姜翘从未想过,原来站在高处往下看,和自己悬在半空,是两种感觉。
真的好高,也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