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给胡娘子最圆满的结局,他真的还需要再思考很久。
“嗖——”
“嗒!”
似乎有什么东西划破寂静夜空,就在澹台勉闻耳畔划过,而后撞在了地上。
他一霎时就感受到来者不善,匆匆用余光扫了一眼,小小一把飞刀戳在台阶上。
应久瞻也会点功夫,反应也不是一般的机敏,他当即站到澹台勉闻身后,一边护住小太子,一边高声喊道:“有刺客!”
下一瞬,藏在暗处的侍卫从院内院外各处冒出来,分出几个人跟随应久瞻一起护着澹台勉闻进屋,一批人顺着飞刀来的方向奔去,还有一些人刀已出鞘,警戒了起来。
澹台勉闻进屋后,房门就将外面的动静隔绝。
很快,应久瞻带着他进入一间密室,在墙上摸索一番,又打开一条密道,一众人顺着密道走了许久,终于从另一座宫殿出来。
这间宫殿比较偏,澹台勉闻对这儿不熟悉,于是只坐在窗边,将窗户开了一条缝,远远看着外面。
屋顶时不时有矫健的身影追逐,又过一会儿,彻底没了动静。
应久瞻出门,吹了一声哨子,片刻,有一个侍卫前来汇报。
“禀太子殿下,今日共计十人行刺,其中六人死亡,四人活捉,听候殿下处置。”侍卫朗声道。
澹台勉闻瞥了他一眼,然后把手边的一张帕子递给他。
侍卫呆滞一瞬,恭敬地接下,这才发现自己手上的伤口正在流血。
“谢太子殿下!”他麻利地用帕子把手缠好了。
澹台勉闻这才打手语道:“审,视结果而定。”
“是!”侍卫又施一礼,立刻去办了。
澹台勉闻用眼神示意应久瞻跟上,熟知太子想法的他自然知晓,这是要他安置受伤的侍卫,于是交代留守的侍卫几句,便转身离开。
身边这几个侍卫,澹台勉闻都不认识,他被盯得不自在,随便在屋内走走,找到了纸笔。
他支使一人来帮他研墨,而后铺开纸张,在上面写写画画。
《胡娘子游学手札》既然画不出,那便试试新的故事吧!
曾经他觉得《武神降世》看起来忒痛快,在创作之初也模仿过,只是后来他就意识到了那样是剽窃,便直接换了思路。
但实际上,武力超群的角色总是能让人心潮澎湃,他看到那群侍卫的身姿,便再次捡起了自己对武功题材的热爱。
只是文字传达信息比漫画快捷太多,这漫画不能如《武神降世》一般冗长,同时为了角色的形象足够正派,主角最好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思索一番后,澹台勉闻打算写一对师兄妹,江湖儿女,行侠仗义,铲奸除恶,匡扶弱民。
让身边的侍卫都退开一段距离后,他便开始设计主角的形象。
明明此时时辰不早了,往日他早已睡下,但架不住创作的热情让他精神抖擞,连夜画出了主要角色的形象特征,写好了故事梗概。
遗憾的是,他写得太投入,一直到子时,他才肯放下纸笔,磨磨蹭蹭地入睡。
这一夜的睡眠不足,使澹台勉闻第二天困倦得差点一头栽倒在书桌上。
早读的时候,谢灵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在他素日里勤勉好学的份儿上,并没有说什么。
只是吃过朝食后,澹台勉闻甚至在桌上小憩了一会儿,上课时仍然闭着眼睛,时不时还沉重地点点头。
坐在他右侧的崔雪娥看着谢灵誉的脸色黑如锅底,想尽办法要把他叫醒,奈何他太累了,眼睛睁开一条缝,很快就再次睡去。
“澹台勉闻!”谢灵誉扫了崔雪娥一眼,而后拍了拍讲台。
澹台勉闻一个激灵,下意识站了起来,然后茫然地环顾四周。
“这道题如何解?”谢灵誉点了点试卷。
澹台勉闻困得站不住,整个人直打晃儿,悄悄动了动眼珠子,期盼两边的人能给她个提示。
崔雪娥这道题做错了,于是并未出声,左边的邱岁卿则是用气声提醒道:“甲班有三十二人那道题!”
澹台勉闻不敢去看谢灵誉的眼睛,听到提示后立刻找到了对应的题目,用手语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谢灵誉把他们的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看完澹台勉闻的回答后,手心朝下,虚空按了按,示意他坐下。
澹台勉闻以为躲过去了,单手撑着头,指甲微微抠着肉,以此避免自己再次睡着。
讲完卷子后,谢灵誉怕澹台勉闻不在状态,学不下去,便没讲新课,而是带着同学们复习了一下这段时间的知识点。